[发明专利]一种强凝胶性肌原纤维蛋白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78686.0 | 申请日: | 2013-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641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史智佳;贡慧;曲超;陈文华;田寒友;乔晓玲;王守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A23J1/02 | 分类号: | A23J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文君 |
地址: | 10006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凝胶 性肌原 纤维蛋白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强凝胶性肌原纤维蛋白的制备方法,属于食品加工辅料领域。
背景技术
肌肉中除去水分(大约75%)外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约占20%。按照其所存在于肌肉组织上的位置的不同,可分为三类:肌原纤维蛋白(Myofibrillar proteins)、肌浆蛋白(Sarcoplasmic proteins)和结缔组织蛋白(Connective tissue proteins)。肌原纤维蛋白占总蛋白量的50-55%,是构成肌原纤维的主要蛋白质,包括肌球蛋白(Myosin)、肌动蛋白(Actin)、原肌球蛋白(Tropomyosin)、M-蛋白(M-proteins)等。
肌原纤维蛋白热诱导凝胶能力非常强,0.5%就足以产生凝胶,其热诱导凝胶特性与肉制品的流变学特性如黏结性、保水性、弹性、质地等密切相关,因此其对肉制品的品质和特性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近几十年来,围绕肌原纤维蛋白质在肉制品流变特性作用机制方面的深入探索,成为了肉品科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
蛋白质氧化是指在体内外环境中,蛋白质在自由基及其相关氧化物的作用下,某些特定的氨基酸残基发生反应,导致蛋白的结构与功能发生变化的过程。目前,有关蛋白质氧化对肉及肉制品凝胶作用和肉颗粒间的结合作用、乳化作用和水合作用或持水能力等功能性质的影响,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已有研究结果表明,蛋白质氧化程度不同,对蛋白质的凝胶能力影响不同。肌原纤维蛋白适度氧化可以提高其凝胶能力,但过度氧化会降低其凝胶能力。
目前,有关肌原纤维蛋白氧化的研究均采用羟基自由基氧化体系(FeCl3,抗坏血酸,H2O2),不同氧化程度下肌原纤维蛋白凝胶能力,如硬度和弹性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凝胶特性的改善与蛋白质交联模式的改变有关:在加热形成凝胶的过程中,氧化后的肌球蛋白主要通过尾部二硫键形成交联,这种交联形式比非氧化条件下的头头交联更加稳定,从而更有利于凝胶网络结构的形成。但是,采用羟基自由基氧化体系氧化肌原纤维蛋白,其凝胶能力增强有限,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发明内容
为了进一步增强肌原纤维蛋白的凝胶能力,本发明提供一种工艺简单、成本低廉的强凝胶性肌原纤维蛋白的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强凝胶性肌原纤维蛋白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肌原纤维蛋白初品的制备
向筛板绞碎后的肉类原料中加入分离缓冲液,经均质处理,粗眼滤网过滤,离心,以除去其中筋膜、可溶蛋白及脂肪,得到肌原纤维蛋白初品;
2)去除分离缓冲液
将步骤1)得到的肌原纤维蛋白初品充分打散后用水或洗涤液洗涤2-4次,离心弃上清液,得到待氧化的肌原纤维蛋白;
3)肌原纤维蛋白氧化
将步骤2)得到的肌原纤维蛋白分散于氢氧化铵溶液中,氧化处理1-20h后,加入HCl溶液调pH值,得到蛋白氧化体系;
4)分离纯化
将步骤3)得到的蛋白氧化体系离心处理,弃上清液,将所得沉淀分散于3-5倍质量的水中洗涤并离心2-4次,最后得到强凝胶性肌原纤维蛋白沉淀。
上述制备方法中,在步骤1)中,所述筛板的孔径为1-3mm,优选2mm,更有利于除去筋膜等物质。
在步骤1)中,所述分离缓冲液的加入量为步骤1)处理后原料质量的3-5倍;所述分离缓冲液是由10mmol/L磷酸盐、0.1mol/L NaCl、2mmol/L MgCl2配制的水溶液,pH值为7.0。
在步骤1)中,所述匀质处理的条件为7000-9000r/min,8-15min。
在步骤1)中,所述粗眼滤网的网眼直径介于0.3-0.6mm。
在步骤1)、2)中,所述离心条件为1800-2200g条件下8-15min。
为了获得更好的效果,步骤1)中可重复匀质处理、粗眼滤网过滤,离心过程2-4次,以便彻底去除其中的筋膜、可溶蛋白及脂肪等杂质。
在步骤2)中,所述洗涤液是由0.1mol/L NaCl配制的水溶液。
在步骤3)中,所述氧化处理条件:处理温度0-30℃;氢氧化铵溶液的浓度0.1-3%,优选0.8-1.8%;氢氧化铵与肌原纤维蛋白的质量比为0.2-1.8:1,优选0.3-1.3:1。
在步骤3)中,所述HCl溶液浓度为3mol/L;所述pH值为6-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未经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7868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药剂
- 下一篇:猪肉喉结药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