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长波红外三视场光学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69820.0 | 申请日: | 2013-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586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发明(设计)人: | 冯晓燕;陈吕吉;李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2B15/00 | 分类号: | G02B15/00;G02B7/182 |
代理公司: | 昆明今威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15 | 代理人: | 赛晓刚 |
地址: | 65022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长波 红外 视场 光学系统 | ||
1.一种长波红外三视场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从物方到像方依次由前固定组⑴、变倍组⑵、后固定组⑶、光学平板⑺、第一反射镜⑷、第二反射镜⑸和二次成像组⑹组成,其中:
前固定组⑴为一凸面朝向物侧的弯月形正透镜,其作用是将物方景物会聚;
变倍组⑵由两片透镜构成,通过轴向移动变倍组可以改变光学系统的焦距,即改变变倍倍率,同时可进行调焦与温度补偿;
后固定组⑶由两片透镜构成,其作用是将物方景物会聚成成像系统的一次实像;
光学平板⑺的作用是当切换到大视场时,放置于后固定组的两片透镜之间,进行光路平移,保证像面稳定;
第一反射镜⑷成45度放置于后固定组后,其作用是减小光路的横向尺寸;
第二反射镜⑸成45度放置于二次成像组前,其作用是折转光路;光学系统的一次实像的成像位置在第一反射镜和第二反射镜之间;
二次成像组⑹由两片透镜构成,其作用是将一次像面聚焦于二次像面,实现100%冷屏效率以及有效缩小前固定组的口径。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波红外三视场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前固定组⑴透镜的第二表面(S2)、后固定组中的第一透镜(31)的第二表面(S8)、二次成像组中的第二透镜(62)的第一表面(S15)均采用高次非球面。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波红外三视场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工作波段为7.7~9.5μm,F#为3,视场分别为0.96°×0.72°,6°×4.5°,27°×21°。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波红外三视场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小视场、中视场时,光学平板⑺不切入光路;当切换到大视场时,光学平板⑺切入光路并位于后固定组第一透镜(31)和后固定组第二透镜(32)之间。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波红外三视场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光学平板⑺的材料为硒化锌,厚度为17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物理研究所,未经昆明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6982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显示器
- 下一篇:一种汽车座椅智能化管理与安全控制系统及其实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