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公交车拉环与拉带连接杆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69690.0 | 申请日: | 2013-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658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楚晓;吕文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楚晓 |
主分类号: | B60N3/02 | 分类号: | B60N3/02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朱晓熹 |
地址: | 250002 山东省济南市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公交车 拉环 连接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伸缩作用的连接杆,具体地说是一种新型公交车拉环与拉带连接杆。
背景技术
现有的公交车内使用的扶手有两种,一种是圆柱形管状扶手,另一种是三角形拉环式。三角式拉环扶手在公交车内的横梁上吊置的高度是统一的,但是由于乘客的身高各有不同,以固定的姿势拉拉环很容易让人疲惫,所以我们有时会不停地换拉拉手的手,且对于儿童和身材矮小的乘客来说,需要踮起脚尖才能够抓到拉环,更有甚者根本没法拉到拉环,所以造成乘车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拉环的悬吊高度能够很容易地实现调节的一种新型公交车拉环与拉带连接杆。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公交车拉环与拉带连接杆,包括连接杆和弹簧;所述连接杆包括连接外杆和连接内杆;所述连接外杆为轴向设有阶梯状通孔的管状结构,且该通孔的下段孔径小于上段孔径;所述连接外杆的上端螺纹连接有封闭块,且该封闭块的外端面通过拉带连接到横梁上;所述弹簧的一端连接到所述封闭块的内端面上;所述连接外杆通孔上段的部分内壁上设有径向且左右对称的第一凸缘;所述连接外杆上段通孔腔体上左右设置所述第一凸缘的腔体壁弧形长度,小于没有设置所述第一凸缘的腔体壁部分的弧形长度;所述连接内杆的上端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其下端连接拉环;在所述连接内杆的上端设有径向的第二凸缘,所述连接内杆的外圆周壁与所述连接外杆的通孔下段配合。
进一步,所述连接内杆的外圆周壁上设有螺纹,所述连接外杆通孔的下段设有内螺纹。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其结构简单,并能够方便地调节横梁与拉环之间的相对距离,使各种身高的乘客都能够方便且舒适地拉住悬吊的拉环。增加乘车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处于待卡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处于卡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外连接杆沿图1中A-A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连接内杆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横梁,2拉环,3拉带,4连接杆,41外连接杆,411第一凸缘,42连接内杆,421第二凸缘,5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4所示,一种新型公交车拉环与拉带连接杆,包括连接杆4和弹簧5。所述连接杆4包括连接外杆41和连接内杆42。所述连接外杆41为轴向设有阶梯状通孔的管状结构,且该通孔的下段孔径小于上段孔径。所述连接外杆41的上端螺纹连接有封闭块,且该封闭块的外端面通过拉带3连接到横梁1上。所述弹簧5的一端连接到所述封闭块的内端面上。所述连接外杆41的上段通孔的部分内壁上设有径向且左右对称布置的第一凸缘411,且必须确保所述连接外杆41通孔上段腔体上左右设置所述第一凸缘411的腔体壁弧形长度,小于没有设置所述第一凸缘411的腔体壁部分的弧形长度。所述连接内杆42的上端连接所述弹簧5的另一端,其下端连接拉环3;在所述连接内杆42的上端设有径向的第二凸缘421,所述第二凸缘421与所述第一凸缘411对应卡接配合。所述连接内杆42的外圆周壁与所述连接外杆41的下段通孔配合,所述连接内杆42的外圆周壁上设有螺纹,所述连接外杆41的下段通孔设有内螺纹。
通过扭动所述拉环2而带动所述连接内杆42转动,如图1所示,使设置在所述连接内杆42上端的所述第二凸缘421置于所述连接外杆的上段通孔的没有设置所述第一凸缘411的内腔中,在所述弹簧5的拉力作用下,所述连接内杆42被向上拉动;待所述连接内杆42移动到某一合适位置,再次转动所述拉环2,如图2所示,使设置在所述连接内杆42上端的所述第二凸缘421与所述连接外杆41通孔上段的所述第一凸缘411卡合接触,由于上下两相邻的所述第一凸缘411的限位作用,所述连接内杆42被限定在某一位置,即不能够因受到弹簧5拉力而上移,也不能够在人手拉住拉环2时而下移。特别是将所述连接内杆42的外圆周壁与所述连接外杆41的通孔下段通过螺纹连接后,进一步增加了本发明的连接杆4在调节长度上的可靠性与稳定性。
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均为本专业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楚晓,未经楚晓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6969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载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座椅肘枕及具有该座椅肘枕的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