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撞击液压缓冲器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59975.6 | 申请日: | 2013-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123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15 |
发明(设计)人: | 高玉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玉华 |
主分类号: | B60R19/02 | 分类号: | B60R19/02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312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撞击 液压 缓冲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为汽车撞击液压缓冲器,可使汽车等产生的瞬间撞击力进行有效释放,避免对车体人员的损伤。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因其方便快捷而大量作为人们的交通工具。同时伴随的交通事故所导致的车毁人亡惨剧也时有发生。各种事故分析中,一般汽车前、后端的碰撞损失最为严重。一般安装前后保险杠或加装弹簧之类。但实际上,撞击时过程很短,没有有效把撞击力进行释放,保险杠上的撞击力,依旧会做用在汽车本身上,进而传递给车内人员上。所以车辆安全无法得到有效保护。94247226.8号中国专利给出了一种“汽车抗撞装置”该装置将汽车撞击力通过一连串钢球传递给能量接收器和消耗器。该装置主要是依靠液压的油槽节流摩擦生热消耗撞击动能。但由于撞击过程发生在极短瞬间,几十吨以上撞击力所带有动能几乎没有时间进行转换,撞击过程就已经完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汽车撞击液压缓冲装置,当车辆撞击时,通过液压延长撞击时间、通过各油腔时又可以释放产生的撞击力,避免车辆人员损伤。
本发明汽车撞击液压缓冲器包括液压杆,该液压杆的活塞与汽车的保险杠相固定,活塞上装有液压回流弹簧圈,而液压杆则连接在汽车的整体车架底座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压杆内为高压油腔,所述的油腔内充满液压油形成半封闭的液压系统,撞击后由液压回流弹簧圈进行缓慢复原。
所述的高压油杆上串装有多个油腔,允许液压油从所述的油腔经油腔内连接通口通过单向开关阀,当通过多个油腔与单向开关阀后,由液压连接管直接注入到空气腔内,腔内空气受压,冲开防尘盖由内管进行释压。
所述汽车撞击液压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开关阀上阀门内侧装有强力弹簧由活动连接杆进行单向开关,而撞击强时,油腔内压力增加,强力弹簧根据压力大小打开阀门进行释压,同时还带有供液压油缓慢回流的阻尼孔。
所述撞击高压油液撞击后由液压回流弹簧圈进行缓慢复原,从空气腔内经液压连接管流回油腔,通过阻尼孔回流各油腔内进行复原。所述的高压油腔至少为八或更多个,前后各四个,装在液压杆上,而液压杆为两根,并列连接在汽车的整体车架底座上。
本发明为半封闭状态的液压系统,与其他液压撞击封闭系统不同,可以灵活地释放所受的撞击力,而高压油液通过中间的阀门所受的阻力也通过弹簧进行灵活的调整,因为撞击初始的撞击力极大,若油液通道面积偏小,过份限制会将形成的撞击力传递给汽车构架,使撞击得不到释放,通过弹簧进行弹性变化,使汽车在不同的撞击力下都能进行延缓和释放,而不会作用于汽车车架,让车辆撞击损失减少到是低程度,撞击之后又通过液压回流弹簧圈可以进行缓慢复原,真正起到保护车辆的装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所述汽车撞击液压缓冲器完整示意图
图2为所述汽车撞击液压缓冲器液压杆示意图
图3为油腔内单向开关阀示意图
图4为油腔内单向开关阀打开示意图
附图描述:
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汽车撞击液压缓冲器,包括液压杆(4),该液压杆的活塞(2)与汽车的保险杠(1)相固定,活塞上装有液压回流弹簧圈(3),而液压杆(4)则连接在汽车的整体车架(5)底座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压杆内为高压油液,所述的液压杆内充满液压油形成半封闭的液压系统,当汽车撞击时保险杠(1)带动活塞(2)内移,把撞击力作用在油液而改变受力,撞击后由液压回流弹簧圈进行缓慢复原。
实施例二:如图2所示,装置高压油杆上串装有多个油腔,允许液压油从所述的油腔(6)经油腔内连接通口(7)通过单向开关阀(8),当通过多个油腔与单向开关阀后,由液压连接管(9)直接注入到空气腔(10)内,腔内空气受压,冲开防尘盖(12)由内管(11)进行释压。在本实例中,撞击力驱动油液穿过多个油腔,在这个过程中把撞击力进行逐次释放,最后把剩余的撞击力通过空气腔排出。而撞击后油液再经原路返回,还原恢复。
实施例三:如图3、4所示,为油腔内单向开关阀,阀门(14)内侧装有强力弹簧(16)由活动连接杆(13)进行单向开关,而撞击强时,油腔内压力增加,强力弹簧(16)根据压力大小打开阀门(14)进行释压,同时还带有供液压油缓慢回流的阻尼孔(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玉华;,未经高玉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5997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单片机的汽车安全系统
- 下一篇:使用卫生用品的车辆内饰板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