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乘用车用球接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56885.1 | 申请日: | 2013-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114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潘琦俊;胡柏丽;王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禾田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3/16 | 分类号: | F16D3/16;F16D3/84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马荣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乘用车用球 接头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转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乘用车用球接头结构。
背景技术
控制臂在车轮(或车轴)与车架(或车身)之间传递力和力矩,并决定了它的连接方式。连接头有轴销接头和球头销式两种,在此主要介绍球头销式的球接头。控制臂通常位于他们端部的接头与其它件实现连接。
球接头,它由球销、球座、后盖、垫圈、接头、防尘罩、卡圈构成,其特点在于所述球座为塑料一次成型制件,球座内壁下端部内径小于球销的球形直径,球关节结构按要求装配后,塑料球座受到强制变形会产生始终向上紧托球销的内力,使球销与球座之间保持良好的配合状态。球接头中最重要的部位零件之一就是接头的内部结构中的球座,球座在此起到球头销稳定的特性。球座的好坏决定了整个球接头的质量。目前,通常的球座内外球型表面的变形量较大,这样球销与球座的接触面变小,球接头在转动时的柔和平稳性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提高球接头在转动时的柔和平稳性乘用车用球接头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乘用车用球接头结构,包括球销、球座、后盖、防尘罩、接头、垫圈,所述的垫圈设置在球座下方,所述的接头套接在球座及垫圈外,所述的接头上装有盖在所述垫圈上的后盖,所述的球销包括椎体、连接在椎体两端的连杆端、球端面,所述的球销的球端面连接在所述球座内,所述的防尘罩通过卡圈卡接在所述接头上,所述的球座为两个半球座连接构成的分体结构,所述的两个半球座之间通过弧形连接臂连接。
所述的防尘罩套接在所述球销的椎体上。
本发明采用上述结构,具有以下优点:1、该球座的结构采用了左右分体,底部中心拱形连结,一次成型,整体脱模的技术,使其脱模成型后的球座内外球型表面的变形量极小,这样球销与球座的接触面增大,提高球接头在转动时的柔和平稳性;2、与以往的球座相比采用了高端设备,和先进的制造工艺,利用该种材料的耐磨损性,润滑性,由原来的球座壁厚1.5毫米改进为现在的1毫米,节约了材料,降低了成本、减轻了重量,使零件更轻盈,由于它具有较强的抗蠕变性和很好的抗疲劳强度,在球接中很好的发挥了自身的原有特性起到滑动轴承的作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球座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1~图2中,1、球销;2、球座;3、后盖;4、防尘罩;5、接头;6、垫圈;7、卡圈;8、弧形连接臂。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一种乘用车用球接头结构,包括球销1、球座2、后盖3、防尘罩4、接头5、垫圈6,垫圈6设置在球座2下方,所述的接头5套接在球座2及垫圈6外,接头5上装有盖在所述垫圈6上的后盖3,球销1包括椎体、连接在椎体两端的连杆端、球端面,球销1的球端面连接在球座2内,防尘罩4通过卡圈7卡接在接头5上,球座2为两个半球座连接构成的分体结构,两个半球座之间通过弧形连接臂8连接。
防尘罩4套接在球销1的椎体上。该球座的结构采用了左右分体,底部中心拱形连结,一次成型,整体脱模的技术,使其脱模成型后的球座内外球型表面的变形量极小,这样球销与球座的接触面增大,提高球接头在转动时的柔和平稳性;与以往的球座相比采用了高端设备,和先进的制造工艺,利用该种材料的耐磨损性,润滑性,由原来的球座壁厚1.5毫米改进为现在的1毫米,节约了材料,降低了成本、减轻了重量,使零件更轻盈,由于它具有较强的抗蠕变性和很好的抗疲劳强度,在球接中很好的发挥了自身的原有特性起到滑动轴承的作用。
控制臂在比较复杂的受力状态下工作,要承受牵引力、制动力、侧向力和力矩等。此时球接体也在各个方向受到这些力的作用,球销在球接体中前后左右的运动,在受力运动时,球座在球接体中与球接体壳和球头轴销内外接触,即于这种状态下球面运动副因其限制的自由度少,能够保证两连接构件具有多个自由度的相对运动,被广泛应用于航空、汽车等领域,球面运动副因具有接触应力足够大,密封特性稳定的特点在汽车行业,由于汽车本身的特性,其转向系统与悬架系统在变形过程中存在运动干涉现象,在转向系统中采用球面运动副能够保证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的稳定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禾田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未经芜湖禾田汽车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5688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行星轮系式无级自动变速机构
- 下一篇:一种锁阳养生咖啡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