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麦田型塔式太阳能热电系统的镜场优化设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56386.2 | 申请日: | 2013-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002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8 |
发明(设计)人: | 赵豫红;周艺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9/00 | 分类号: | G06F19/00;G06F17/50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胡红娟 |
地址: | 31002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麦田 塔式 太阳能 热电 系统 优化 设计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太阳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麦田型塔式太阳能热电系统的镜场优化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塔式系统又称集中式系统,主要包括若干定日镜、吸收塔和安装于吸收塔上的吸热器。塔式太阳能热发电技术的工作原理是通过一定数量的定日镜将太阳光汇聚到塔顶的吸热器产生高温,再加热流经吸热器内的介质将光能转化成热能,并产生高温蒸汽,推动汽轮机进行发电,是一种大面积大规模的聚光发电方式。每台定日镜都各自配有跟踪机构准确地将太阳光反射集中到一个高塔顶部的吸热器上。
在整个发电系统中,镜场的排布类型和规模会直接影响镜场的光学效率和发电量,同时也会影响镜场的建造成本,因此如何合理优化镜场布局是镜场设计的关键,而如何快速计算镜场的光学效率是设计优化的前提。镜场年均综合光学效率的指标主要包括余弦效率、阴影遮挡效率、大气透射效率和溢出效率。综合光学效率为余弦效率、阴影遮挡效率、溢出效率、大气透射效率的乘积,即:
ηfield=ηcos×ηS&B×ηint×ηAt.M
其中,ηfield为综合光学效率,ηcos为余弦效率,ηS&B阴影遮挡效率,ηint为溢出效率ηAt.M为大气透射效率。
太阳光照射到定日镜表面时,和定日镜表面产生一定的角度,将入射光线的入射向量和定日镜的法向量的夹角的余弦值定义为余弦效率。如图1所示,太阳2的光线照射到定日镜1表面时,和定日镜1表面产生一定的夹角θ即为入射光线的入射向量和定日镜的法向量的夹角,即余弦角,其中坐标原点为吸收塔在地面的中心,-X表示正东,Y表示正南。余弦效率的计算只需要确定定日镜的坐标、太阳位置和吸热器位置即可求取。
在从定日镜反射至吸热器的过程中,太阳光因在大气中的衰减所导致的能量损失称为大气透射(或大气衰减)损失,而经传播后的反射光线强度与反射初的光线强度的比值即为镜面的大气透射效率。该效率通常与太阳的位置,当地海拔高度以及大气条件(如灰尘、湿气、二氧化碳的含量等)等因素有关。
余弦效率和大气透射效率与定日镜间相对位置无关,容易求取;而阴影遮挡效率和溢出效率需要考虑到镜面与镜面之间、镜面与吸热器之间的位置和角度关系,求取过程较为复杂。
如图2所示,当入射光线照射到定日镜11时,被定日镜12遮挡则造成了阴影M,产生阴影损失,被阴影的光线数量与照到该定日镜的总光线数量之比为阴影效率;同理,当反射光线被定日镜3遮挡时则造成了遮挡N,产生遮挡损失,被遮挡的光线数量与照到该定日镜的总光线数量之比为遮挡损失。一面定日镜可能同时发生被阴影和被遮挡的情况。
当反射光线由于受到吸热器尺寸的限制而没有照进吸热器内,称这些光线为溢出的光线,将溢出的光线与总的光线数之比为溢出效率。
对于镜场优化设计的方案,有最传统的将接受能量和投资成本作为优化目标的,但对于投资成本中包括的占地面积成本、导线成本、接收塔成本等具体参数和建造材料、地域位置等其他相关因素,不易统一估算。但是定日镜数量与镜场综合光学效率存在矛盾关系,若土地面积固定,当定日镜数量较多、排布较密集的时候,会产生较多的阴影遮挡损失,镜场整体的综合光学效率会随之降低;而当定日镜数量较少、排布稀疏的时候,镜场的综合光学效率会相对增加。
麦田型镜场是多面定日镜交叉排布,是目前常用的镜场的排布类型之一。确定了第一排定日镜到吸热器的距离、各定日镜之间的列间距和行间距即可确定麦田型镜场中各定日镜的排布。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麦田型塔式太阳能热电系统的镜场优化设计方法。
一种麦田型塔式太阳能热电系统的镜场优化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确定第一排定日镜到吸热器的距离、各定日镜之间的列间距和行间距为优化变量,并分别确定各优化变量的搜索上下界;
(2)以综合光学效率与土地覆盖率的乘积作为优化目标,根据太阳圆盘模型、镜场参数和各优化变量的搜索上下界,采用单纯形算法进行变量优化,得到各个优化变量的最优值,所述的最优值使优化目标取最大值;
(3)根据步骤(2)得到的各优化变量的最优值,进行麦田型塔式太阳能热电系统的镜场布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5638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纸张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带式输送机卸料器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F 电数字数据处理
G06F19-00 专门适用于特定应用的数字计算或数据处理的设备或方法
G06F19-10 .生物信息学,即计算分子生物学中的遗传或蛋白质相关的数据处理方法或系统
G06F19-12 ..用于系统生物学的建模或仿真,例如:概率模型或动态模型,遗传基因管理网络,蛋白质交互作用网络或新陈代谢作用网络
G06F19-14 ..用于发展或进化的,例如:进化的保存区域决定或进化树结构
G06F19-16 ..用于分子结构的,例如:结构排序,结构或功能关系,蛋白质折叠,结构域拓扑,用结构数据的药靶,涉及二维或三维结构的
G06F19-18 ..用于功能性基因组学或蛋白质组学的,例如:基因型–表型关联,不均衡连接,种群遗传学,结合位置鉴定,变异发生,基因型或染色体组的注释,蛋白质相互作用或蛋白质核酸的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