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槟榔口香糖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446786.5 申请日: 2013-09-27
公开(公告)号: CN103461641B 公开(公告)日: 2013-12-25
发明(设计)人: 许启太 申请(专利权)人: 许启太
主分类号: A23G4/08 分类号: A23G4/08
代理公司: 海口翔翔专利事务有限公司 46001 代理人: 刘清莲
地址: 571533 海南*** 国省代码: 海南;66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槟榔 口香糖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槟榔口香糖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咀嚼槟榔是一种传统习俗,有着两千年的历史,世界各地所产槟榔大部分以咀嚼品的形式消费,在东南亚、南太平洋诸岛及周边地区,包括我国的台湾、海南等省,人们普遍喜欢嚼食鲜槟榔。而我国加工和消费槟榔的大省湖南,则以槟榔干的形式加工和食用。嚼食槟榔能醒脑提神,产生舒服、欣快感,并能提高人的耐力。

目前,槟榔已成为仅次于尼古丁、乙醇和咖啡因的世界第四大嗜好物品。但是,长期嚼食槟榔对口腔及食道等有强烈的化学及机械刺激性,对口腔的硬组织及软组织存在潜在的损害作用,可致口腔黏膜细胞变异,可能有致癌风险(WHO警告,2003年)。海南咀嚼槟榔已经有1700多年历史,但口腔癌的发病率并不高。在我国自古用槟榔煎汤服食,迄今未见有致癌等毒性的报道,说明槟榔本身并非直接的致癌物质。认为槟榔致癌主要与咀嚼方式和不规范加工有关。而我国湖南嚼食槟榔的加工配料中本来就已无荖花(叶)和烟草这两种高致癌物,这也可能是湖南嚼食槟榔人群口腔癌发病率远低于台湾、印度等地的重要原因。因此,在享受槟榔独特作用的同时,安全、文明的食用槟榔已日益受到人们关注。有必要研究改变槟榔加工生产工艺,或开发出低毒或无毒的系列新产品来减少相关病变的发生。

“海南槟榔半万宁”,在“中国槟榔之乡”万宁,人们习惯性将鲜槟榔的有益成分称为槟榔生物素,本发明也将鲜槟榔的有益成分统称为槟榔生物素。

鲜槟榔的成份极为复杂,研究表明, 在其中检测到的组分中至少有68种,有益成分近62种。其中槟榔碱含量0.3-0.6%,槟榔的传统功效杀虫、消积、利水主要与槟榔碱有关,槟榔碱提取工艺研究比较成熟。而对鲜槟榔中含有近30种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多酚等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则少有报道。其实,近期研究发现了许多槟榔新的功效,例如抗细菌、真菌和病毒作用, 抗老化作用, 降低胆固醇作用, 抗氧化作用,抗抑郁作用, 抗凝血酶作用,抗老年痴呆作用等, 均与槟榔所含黄酮类物质有关。 大部分黄酮类化合物为热敏性组分,在60℃以上会受热易分解或失去活性。现有槟榔相关的提取工艺和工业化生产,大多以槟榔干来提取,加工槟榔干温度都远远超过了60℃,导致有益成分提取不完全。

槟榔黄酮类等有益成分主要分布在果皮、纤维层、果肉和种子中。槟榔坚果纤维细胞结构紧密,现有公开的槟榔提取方法,都无法将被细胞壁包围的黄酮类等多种有益成分完全提取出来。同时,其他利用有机溶剂提取,试剂消耗大,周期长,提取率低。酶法作为提取生物活性成分的新兴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酶法技术在槟榔黄酮类物质提取中的应用鲜见报道。

现有槟榔口香糖相关的生产工艺:

专利申请号为 97107917.X,公开了一种槟榔食品及其生产方法,将槟榔进行干燥、粉碎后或者将槟榔进行撕裂、挤压、揉碎,去掉槟榔纤维后的成分,这种槟榔食品虽然解决了槟榔纤维的口感问题,但依照该专利公开的技术制作的槟榔制品在咀嚼的时候仍然会产生大量的红色唾液,长期食用会对牙齿进行染色,此外,其必须加入了熟石灰,碱性较强,长期食用会对人的身体造成损害。

专利申请号为201010169928.4,公开了槟榔口香糖及槟榔口香糖的制作方法,它是将槟榔与荖叶榨取青汁,随后于青汁添加煅牡蛎粉,搅拌均匀并静置一段时间,再添加儿茶粉与甘草粉进行调味,最后干燥并制成粉状后加入口香糖之胶基中,成为槟榔口香糖。该工艺只榨取鲜槟榔青汁,槟榔植物细胞中其他多种有效活性成分提取不完全,并且加添加煅牡蛎粉,碱性较强,长期食用会对人的身体造成损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食用更加安全,同时完整地保留鲜槟榔的活性成分的槟榔口香糖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槟榔口香糖,其中,由以下重量份数的成分混均制备而成:

槟榔生物素5%~50%,口香糖胶基50%~95%,糖0~20%,香精0~2%,色素0~1%。

一种槟榔口香糖的制备方法,由以下步骤制成:

(1)生物提取:将鲜槟榔分拣,清洗干净,破碎,加入2~8倍的水,加入重量百分比为0.1%~1%的纤维素酶进行生物裂解,稀盐酸调节pH 2~7,静置0.5~4h,过滤,得提取液;

(2) 离心分离:将上述提取液在3000~30000rmin条件下高速离心分离,去除杂质和大分子物质,得溶液;

(3) 脱水:上述溶液在60℃以下真空连续脱水,得固体物,粉碎,过30~120目粉碎,检验,得槟榔生物素;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启太,未经许启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4678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