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影投影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445246.5 | 申请日: | 2013-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164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15 |
发明(设计)人: | 田学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天盛世纪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 | 分类号: | G06F3/01;G06F3/14;H04N5/74 |
代理公司: | 北京泛华伟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0 | 代理人: | 王勇 |
地址: | 100013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投影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视觉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无影投影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在目前的市场上存在一类吊顶式互动投影系统。吊顶式互动投影系统包括:投影机、摄像机、体感设备和计算机。计算机负责控制投影机的显示、运算求解投影区域的变形参数、控制摄像机的数据采集、体感设备数据采集等功能;投影机负责计算机画面的显示;摄像机负责捕获投影机所显示画面;体感设备负责捕获体感交互数据。不同于背投式投影,吊顶式互动投影往往需要人员站在投影画面之中,这样就会产生影子,导致部分画面被遮挡。
因此,当前迫切需要一种能够在吊顶式互动投影应用中防止影子产生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在吊顶式互动投影应用中抑制影子的解决方案。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影投影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用多台投影机向同一个目标区域投影;
2)用摄像机拍摄所述目标区域,提取各投影机各自的投影区域,以及各投影机的投影区域相交叠的区域;
3)将各投影机的投影区域相交叠的区域作为将要输出的融合投影画面的投影区域,分别建立融合投影画面的投影区域与每个投影机的投影区域的映射关系;
4)接收所要输出的融合投影画面,对于每台投影机,基于融合投影画面的投影区域与该投影机的投影区域的映射关系,得到该投影机所需输出的画面;
5)各台投影机分别输出各自的画面,得到融合投影画面。
其中,所述步骤1)中,每台投影机的投影画面中具有特定的形成网格的标记点;
所述步骤2)中,利用所述形成网格的标记点提取各投影机各自的投影区域,以及各投影机的投影区域相交叠的区域;
所述步骤3)中,利用所述形成网格的标记点,分别建立融合投影画面的投影区域与每个投影机的投影区域的映射关系。
其中,相邻所述投影机之间的距离为30~40cm。
其中,所述步骤3)还包括:通过摄影机所捕获的投影画面和画面上的形成网格的标记点,得出交叠区域与包围盒区域的映射关系R,同时求得包围盒区域的投影画面的校正信息,然后再根据交叠区域与包围盒区域的映射关系R将包围盒区域的投影画面的校正信息转换为交叠区域的投影画面的校正信息;
所述步骤4)还包括:利用交叠区域的投影画面的校正信息,对每台投影机所需输出的画面的投影画面进行校正。
其中,所述投影机采用吊顶式投影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下列技术效果:
1、能够在互动投影应用中抑制影子的产生。
2、能够增加投影画面的亮度。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投影方法的流程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两台投影机的投影区域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投影的实际效果;
图4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两台投影机的投影区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地描述。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吊顶式互动投影系统的无影投影方法。吊顶式互动投影系统包括多台投影机、摄像机、体感设备和计算机,其中摄像机负责捕获投影机所显示画面。
图1示出了该实施例的无影投影方法的流程图,该无影投影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101:多台投影机从不同角度同时投影,且各台投影机所指向的区域大致重叠。其中,每台投影机的投影画面中具有特定的形成网格的标记点。这些形成网格的标记点将用于对投影画面进行几何校正。本实施例中,相邻两个投影机的距离保持在30~40cm间,投影画面分辨率为1024×768,投影机吊架高度为3.5m~4m。这种投影机布置方式,一方面多台投影机采用紧密式分布,保证了得到较大公共投影区域,另一方面,可以使投影机的散热不受影响。
步骤102:用摄像机拍摄目标区域,提取各投影机各自的投影区域,以及各投影机的投影区域相交叠的区域(下文中简称交叠区域)。图2示出了用两台投影机进行无影投影的例子。其中区域A为A投影机的投影区域,区域B为B投影机的投影区域,区域C为两台投影机的投影区域相交叠的区域。本步骤中,摄像机拍摄的覆盖范围D应当涵盖所有投影机的投影区域,如图2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天盛世纪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天盛世纪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4524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调体感范围的多人指引系统与其方法
- 下一篇:处理器和数据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