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缺陷分析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44792.7 | 申请日: | 2013-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6543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1 |
发明(设计)人: | 王通;杨健;朱瑜杰;陈思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1/66 | 分类号: | H01L21/66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1237 | 代理人: | 屈蘅,李时云 |
地址: | 20120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缺陷 分析 | ||
1.一种缺陷分析方法,包括步骤:
(1)对待测晶圆第N层薄膜进行缺陷检测,获得第N层薄膜中缺陷的数量和缺陷的坐标;
(2)判断第N层薄膜的缺陷数量是否超出预定标准;若超出预定标准,则进入步骤(3),若未超出预定标准,则进入步骤(5);
(3)使用缺陷分析系统对第N层薄膜的缺陷进行分析,得出第N层薄膜缺陷落入工作区杀伤待测晶圆良率的数量;
(4)判断杀伤待测晶圆良率的落入工作区缺陷的数量是否超出预定标准;若超出预定标准,则报废待测晶圆,若未超出预定标准,则进入步骤(5);
(5)将第N层薄膜的缺陷与第N-1层薄膜的缺陷进行坐标叠加,得出第N层薄膜和第N-1层薄膜中落入工作区杀伤待测晶圆良率的缺陷的数量;
(6)判断第N层薄膜和第N-1层薄膜中落入工作区杀伤待测晶圆的缺陷的数量是否超出预定标准;若超出预定标准,则报废待测晶圆,若未超出预定标准,则进行后续的生产;
其中,所述N为大于0的自然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缺陷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缺陷分析系统包括:
将所述待测晶圆表面分为所述工作区和虚拟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缺陷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第N层薄膜中均与第N-1层薄膜和第M层薄膜电路连接的部分定义为工作区,其中M为大于N的自然数。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缺陷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第N层薄膜中均与第N-1层薄膜电隔离能够实现电路功能的部分,以及第N层薄膜中均与第M层薄膜电隔离能够实现电路功能的部分,均定义为工作区。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缺陷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第N层薄膜中均与第N-1层薄膜电隔离用于改善所述待测晶圆表面的密集度的部分,以及第M层薄膜电隔离用于改善所述待测晶圆表面的密集度的部分,均定义为所述虚拟区。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缺陷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第N层薄膜的缺陷与第N-1层薄膜的缺陷进行坐标叠加之后,再将第N层薄膜的缺陷与第M层薄膜的工作区进行坐标叠加,得出第N层薄膜的缺陷落入第M层薄膜的工作区中能杀伤待测晶圆良率的缺陷的数量。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缺陷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断第N层薄膜的缺陷落入第M层薄膜的工作区中能杀伤待测晶圆良率的缺陷的数量是否超出预定标准,若超出预定标准,则报废待测晶圆,若未超出预定标准,则进行后续的生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未经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4479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硅通孔的形成方法
- 下一篇: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21-00 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半导体或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设备
H01L21-02 .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4 .非专门适用于包含在H01L 31/00至H01L 51/00各组的单个器件所使用的除半导体器件之外的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6 .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的测试或测量
H01L21-67 .专门适用于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的装置;专门适合于在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或部件的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晶片的装置
H01L21-70 .由在一共用基片内或其上形成的多个固态组件或集成电路组成的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集成电路器件或其特殊部件的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