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镀锌槽内壁熔蚀程度的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42016.3 | 申请日: | 2013-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368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张丙法;刘金秋;王玉增;肖世荣;刘双源;韩婧茹;李广亚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23C2/00 | 分类号: | C23C2/00;F27D21/00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张勇 |
地址: | 250002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镀锌 内壁 程度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镀锌槽内壁熔蚀程度的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钢铁热浸镀锌技术是防止钢材在自然环境中熔蚀的最经济有效的方法,由于热镀锌产品具有很好的耐熔蚀性和镀层加工成型性,已经被广泛用于电力、机械、家电、装饰和广告等领域。锌槽是热镀锌生产中的重要设备,热镀锌的成本及镀锌层的质量,不但取决于所采用的镀锌工艺,还与锌槽的壁厚直接相关。一旦锌槽发生意外损坏,不仅会影响镀锌产品的锌层厚度,还将导致能源和材料的浪费。因此,我们需要对锌槽内壁厚度进行检测。
目前,传统的锌槽壁厚的检测方法为人工检测法,即为工人用折弯的铁丝对锌槽进行钩触,凭借经验断定锌槽壁厚的熔蚀程度。这种方法操作困难且精度低,一定程度上依靠工人的个人经验和主观判断,存在不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镀锌槽内壁溶蚀程度的检测装置,该装置能够较精确的对整个壁面进行检查,为镀锌槽的状态监测提供可靠的数据依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镀锌槽内壁溶蚀程度的检测装置,包括:X向系统、Y向系统、Z向系统、控制系统和数据处理系统;其中,X向系统、Y向系统和Z向系统相互连接,X向系统用于移动检测装置,使其沿镀锌槽内壁板水平方向运动;Y向系统用于移动检测装置,使其沿镀锌槽内壁板竖直方向运动;Z向系统用于移动检测装置,使其作垂直于镀锌槽内壁板面的纵向运动;控制系统包括上位机、下位机和执行机构,上位机连接下位机,下位机连接执行机构,执行机构设置于X向系统、Y向系统和Z向系统中;控制系统控制X向系统、Y向系统分别沿X、Y方向移动到选定的检测点后,控制系统控制Z向系统沿Z方向运动,将Z向系统的探针接触被检测镀锌槽内壁上,进行熔蚀程度检测,将检测数据传输给数据处理系统。
所述X向系统包括:电机I、链条、两个张紧轮、底座、支架、导轨、导向轮和双排链轮,其中,导轨固定在底座上,导向轮连接导轨;支架固定在底座上,电机I固定在支架上,双排链轮固定在支架一侧,两个张紧轮固定在导轨上,分别分布在双排链轮两侧,链条与张紧轮、双排链轮配合连接。
所述X向系统的运动分为整体运动和微运动,微运动为X向系统完成一次列检测后所进行的小幅度位移调整,以保证每列间的检测距离和检测精度;整体运动是使整个测量装置进行水平移动。
所述Y向系统包括:电机II、联轴器、左同步带轮、直线导轨、梯形丝杠、左平台座、左提升支架、右同步带轮、右平台座和右提升支架,其中,左平台座固定于底座上,左平台座上固定两根直线导轨、两个梯形丝杠,直线导轨在梯形丝杠外部,两个梯形丝杠连接左提升支架,左提升支架连接左同步带轮,左同步带轮连接联轴器,电机II连接联轴器;右平台座固定于右提升支架上,右提升支架固定在底座上,右平台座上固定两根直线导轨、两个梯形丝杠,直线导轨在梯形丝杠外部,两个梯形丝杠连接右同步带轮;左、右同步带轮之间通过连接带连接。
所述Z向系统包括:电机III、平台支架、上探杆、下探杆、探针、中心轴、位移传感器、拉簧、压杆和复位机构,其中,电机III连接拉簧,拉簧固定于平台支架上,上探杆与下探杆通过连接件装配固定在中心轴上,位移传感器固定于平台支架上,位移传感器连接上探杆,下探杆连接探针;复位机构固定在平台支架上,复位机构连接压杆,压杆连接上探杆。
所述上探杆、下探杆为垂直连接,两者中心线夹角为90°。
所述探针、上探杆、连接件和下探杆数量一致,为多个,所有连接件间隔相同,平均分布在中心轴上。
所述下位机包括PLC模块和A/D转换模块,位移传感器检测出壁板的熔蚀深度信息,信号通过A/D转换模块进行数据转换,将位移数值存储至PLC模块的寄存器中,通过串口通讯与上位机连接,将数据传送给上位机进行数据处理。
所述数据处理系统包括数据分析模块和数值模拟模块,数据分析模块对下位机传输来的熔蚀深度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汇总,将结果传输给数值模拟模块,数值模拟模块根据这些数值、结果,模拟生成熔蚀曲面。
一种采用上述镀锌槽内壁溶蚀程度的检测装置的使用方法,其步骤为:
(1)安放检测装置:将检测设备安装于镀锌槽外侧搭好的导轨上面,并将检测装置进行初始化设置;
(2)移动检测装置到检测点:利用控制系统使检测装置做X、Y向运动,移动到检测点;
(3)探针刺入壁面:操作控制系统,使Z向系统做垂直于壁板面的运动,将探针接触壁板,完成一个检测点的检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4201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23C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扩散法,化学转化或置换法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
C23C2-00 用熔融态覆层材料且不影响形状的热浸镀工艺;其所用的设备
C23C2-02 .待镀材料的预处理,例如为了在选定的表面区域上镀覆
C23C2-04 .以覆层材料为特征的
C23C2-14 .过量熔融覆层的除去;覆层厚度的控制或调节
C23C2-26 .后处理
C23C2-30 .熔剂或融态槽液上的覆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