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茶叶发酵蒸馏酒及制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39726.0 | 申请日: | 2013-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669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秦晓绍 | 申请(专利权)人: | 红河五里冲生态茶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G3/12 | 分类号: | C12G3/12;C12G3/02 |
代理公司: | 红河州专利事务所 53102 | 代理人: | 朱跃平;龙晖 |
地址: | 661100 云南省红河哈尼***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茶叶 发酵 蒸馏 制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茶叶发酵蒸馏酒及制法。
背景技术
茶叶是一种饮料,在人们的观念中,茶叶只是解乏止渴的冲泡之物,最多也是休闲品味的用品,虽然茶叶有延期发酵之说,茶叶越陈越香,口味越浓越纯,但这种自然发酵与传统意义上的酿酒发酵也不是一回事,因为茶叶里面并没有能转化为乙醇的淀粉或者糖类成分,即使有也不是主要成分,所以,很难将茶叶与发酵蒸馏酒联系在一起。如果将茶叶与粮食一起混合发酵所获得的酒会是一种什么口味,什么成分,对人体是否会产生不利影响,这些全都是未知数,千百年来没有见到有人提出过如此尝试的报到。
但是,一种设想一旦被提出,就不会永远停留在设想阶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出一种茶叶发酵蒸馏酒及制法,该发酵酒是茶叶与粮食混合发酵后的产物,属于一种高度白酒,它口味独特,适于饮用,以此来丰富人们饮用高度蒸馏白酒的选择空间。
本发明提出的这种茶叶发酵蒸馏酒,其特征在于它是经过如下工艺步骤所获得的产品:
(1)将茶叶与大米按重量份之比为1-3:7-9 进行混合均匀;
(2)加曲发酵得酒醪;
(3)对酒醪进行蒸馏得茶叶发酵蒸馏酒。
步骤(1)的茶叶为金花茶、普洱茶、绿茶或者红茶,粮食为大米、玉米、高粱、荞麦、小麦和大麦中的一种或多种。
茶叶发酵蒸馏酒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有如下步骤:
(1)将粮食粉碎至小于3mm的细度,大米不用粉碎;
(2)将茶叶与粉碎后粮食按干重比例为1-3:7-9的比例混合均匀;
(3)加水加曲发酵;
(4)蒸馏得茶叶发酵蒸馏酒。
步骤(1)大米可以用碾过未分糠的稻谷代替,大米可以不粉碎。
步骤(1)的粮食可以是单一品种,也可以是大米、玉米、高粱、荞麦、小麦和大麦多品种间任意比例搭配的混合物。
步骤(1)的粮食含大米(也可用碎米)80-90%,高梁10-20%,或者含玉米10%,高梁 10%,小麦30%,大麦20%,大米30%。
步骤(2)中的茶叶是金花茶、普洱茶、绿茶和红茶中的一种或多种。
步骤(3)的发酵为生料发酵时,将配好茶叶的粮食与水按重量比1:3的比例混合,然后用按粮食重量0.5-0.8%的酒曲拌匀,放入发酵池或发酵桶进行发酵。此时的粮食重量包括茶叶的重量在内。
步骤(3)的发酵为熟料发酵时,先将粮食浸泡然后与茶叶一起蒸熟,摊凉后加水和酒曲拌匀,放入发酵池或发酵桶进行发酵,熟料发酵时粮食、茶叶和酒曲之间的重量配比同生料发酵。
步骤(3)的发酵,夏天粮水曲的比为100:300:0.8,冬天,粮水曲的比为100:260:0..8,发酵温度为25-35℃。
本发明的重点是采用茶叶与粮食一起混合发酵,特别是采用金花茶与粮食一道发酵,让茶叶里特有的发酵菌群与传统酿酒的酒曲互相作用,同时让茶叶里的营养成分、香味成分与酒液里的成分混合、作用,形成新型的酒体香型和口感。其中金花茶与粮食搭配共同发酵所得的金花茶蒸馏酒是国内首创。
该酒的特点是酒味绵柔悠长,无邪杂之味,香满味正,出炉的鲜酒与同原料同酒度的粮食蒸馏酒5年以上陈酒口感相当,原因可能是茶叶参与发酵后冲淡了粮食酒的烈性,使酒体变得绵柔均匀。足见茶叶蒸馏酒可以明显缩短粮食蒸馏酒陈化时间,改善口感。
由于金花茶(拉丁学名Camellia nitidissimachi)发现时间不长,它不同于普通茶叶,以往人们多以观赏角度加以利用,作为饮料茶是最近几年才开始的,其茶用食用等方面的价值尚待人们深入研究和开发,特别是作为与粮食一起共同发酵生产茶叶蒸馏酒的尝试更是前无古人,人们很难事先预料其技术效果。本发明首次试验并一举成功,生产出了一批金花茶发酵蒸馏酒。经试用证明,该酒适当饮用不仅具有一般白酒疏筋活络,改善心脑血管畅通的功效,更有清热解毒,生津解渴,以及利尿祛湿的明显作用。对于湿寒入体,久拖不愈的感冒病症患者,一次口服20-50ml即可痊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用实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积极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红河五里冲生态茶业有限公司,未经红河五里冲生态茶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3972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