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接触器用冷轧无取向电工钢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39212.5 | 申请日: | 2013-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100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王立涛;孙致平;董梅;裴陈新;沈新玉;裴英豪;施立发;胡柯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14 | 分类号: | C22C38/14;C21D8/12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张巧婵 |
地址: | 243003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接触 器用 冷轧 取向 电工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取向电工钢生产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接触器用冷轧无取向电工钢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接触器是指工业用电中利用线圈流过电流产生磁场,使触头闭合,以达到控制负载的目的的电器元件。接触器由电磁系统(铁芯、静铁芯、电磁线圈)、触头系统(常开触头和常闭触头)和灭弧装置组成。其原理是当接触器的电磁线圈通电后,会产生很强的磁场,使静铁芯产生电磁吸力吸引衔铁,并带动触头动作。当线圈断电时,电磁吸力消失,衔铁在释放弹簧的作用下释放,使触头复原。
接触器的铁芯采用冷轧无取向电工钢制造,这种铁芯不仅要求电工钢具有良好的磁性能,还要求电工钢具有合适的机械性能和硬度。
目前接触器生产厂家所广泛使用的铁芯材料是含Si量在1.40~1.55%的电工钢,这种电工钢制成的接触器,机械寿命仅500~1000万次。为提升接触器产品的性能及降低生产成本,业内迫切需求适合接触器制造的专用电工钢产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磁性能、机械性能优良,使用寿命长的接触器用冷轧无取向电工钢的制造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该接触器用冷轧无取向电工钢的制造方法,转炉出钢后,连续浇铸成厚度50~90mm的薄板坯,薄板坯不经冷却而直接进入加热炉加热,加热炉温度控制在1000~1200℃,加热时间为0.5~4h;薄板坯再经热轧制成2.0~2.5mm厚度的热轧板;热轧板经酸洗、冷轧、退火及涂层而制成电工钢带成品。
作为优选方案一,薄板坯的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比:C≤0.01,1.1≤Si≤1.4,0.1≤Mn≤0.4,0.10≤P≤0.20,0.1≤Als≤0.4,S≤0.01,Ti≤0.00,8,Zr≤0.008,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作为优选方案二,薄板坯的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比:C:0.0040,Si:1.35,Mn:0.25,P:0.15,Als:0.30,S:0.0030,Ti:0.0025,Zr:0.0030,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作为优选方案三,薄板坯的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比:C:0.0025,Si:1.40,Mn:0.35,P:0.18,Als:0.25,S:0.0040,Ti:0.0040,Zr:0.0020,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薄板坯热轧的终轧温度在820~920℃,卷取温度在580~720℃。
冷轧压下率控制在75~80%。
退火在连续退火炉中进行,退火温度为700~900℃,保温时间为1~4min,炉内露点控制在10~40℃
所述电工钢带成品的铁损P1.5/50≤4.5W/Kg,磁感B5000≥1.69T,维氏硬度HV1≥135。
薄板坯各化学成分的作用如下;
C:钢中的C含量控制在≤0.01%,C是强烈阻碍晶粒长大的元素,引起铁损增加和磁时效,超过0.01%将给连续退火的脱碳带来严重负担。
Si:1.1%≤Si≤1.4%,Si是增加电阻元素,是电工钢最重要的合金元素,超过1.4%将使电工钢磁感降低,难以满足B5000≥1.69T的要求;若Si含量小于1.1%,则铁损P1.5/50将难以满足≤4.5W/Kg的要求。
Mn:0.1%≤Mn≤0.4%,Mn不但能够提高钢带的电阻率,降低铁损之作用,而且Mn还改善钢带的冷轧性能,均匀成品钢带的组织。若Mn低于0.1%,电工钢的磁性能不良,若Mn高于0.4%,电工钢的冶炼成本增加,经济性不佳。
P:0.10%≤P≤0.20%,P对无取向电工钢钢带的脆化作用较大,随着Si+Al含量的升高,这种脆化作用更强;P含量低于0.1%,钢板的加工性不良,硬度HV1≤130,但若P含量超过0.2%反而使钢板冷加工性劣化。
Al:0.1%≤Als≤0.4%,Al是增加电阻元素,是电工钢最重要的合金元素之一,若低于0.1%,电工钢的磁性能不良,而超过0.4%,电工钢的冶炼成本增加,且钢板加工性劣化,磁感降低。
S:0.01%以下,超过0.01%将使MnS等S化物析出量大大增加,强烈阻碍晶粒长大,铁损劣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马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3921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