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前大灯的自动测量前照灯调节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35841.0 | 申请日: | 2013-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865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殷文钦 | 申请(专利权)人: | 镇江市丹徒区富达灯泡厂 |
主分类号: | F21V14/02 | 分类号: | F21V14/02;F21V14/06;F21W101/02;F21W10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327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灯 自动 测量 前照灯 调节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HID自动测量前照灯调节系统。
背景技术
根据GB4785第4.3.2.10条的规定:大于2000lm的光强在一定条件下会严重影响对方来车的行车安全,目前普遍的解决方法是:用传感器的方法测量车身的平衡状态进行运算后来指挥电机进行灯光照射角度的调整工作。现行的汽车存在如下问题:1.使用卤钨灯作为光源,要能够产生满足要求的照度,其功率要求非常高,并且车灯所使用的卤钨灯有严格的光源标准和分类,因而系统的应用成本很高;2.前大灯系统需要在夜晚长时间运行,卤钨灯的寿命相对较短,因而需要经常频繁更换灯泡,维护成本也较高; 3. 无论是采用二次曲面反射器还是采用自由曲面反射器,光源出射的光线实现的光斑截止线通常不够清晰,存在光斑毛刺。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前大灯的自动测量前照灯调节系统,是使用氙灯作为光源,通过光学设计使系统发出满足要求的光斑,并且提高其对光能的利用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一种前大灯的自动测量前照灯调节系统,包括氙灯、非球面抛物面准直反射器、第二抛物面反射器、光阑板和投光透镜组成,氙灯光源几何中心置于非球面抛物面准直反射器的第一焦点处,第二抛物面反射器位于非球面抛物面准直反射器的下方,第二抛物面反射器的前方设有投光透镜,光阑板位于投光透镜的前焦点附近,其特征在于:所述非球面镜放置于两块直角棱镜前,调整两个氙灯和棱镜的位置,使直角棱镜斜边平面的上沿位于非球面镜的焦平面处或附近,该非球面镜的凸面朝外,面形如为轮胎面。
所述的非球面抛物面准直反射器的长度为50-150 mm,口径为150-250mm的半口径,第一焦距为7-10mm,内表面采用高反射率镜面镀膜。
本发明有以下特点:用氙灯作为光源,减少系统能耗,延长系统寿命;能够发出完全满足国内外相关前照灯近光标准的照明光束,以帮助机动车驾驶者及时看清路面状况。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前大灯的自动测量前照灯调节系统,包括氙灯、非球面抛物面准直反射器、第二抛物面反射器、光阑板和投光透镜组成,氙灯光源几何中心置于非球面抛物面准直反射器的第一焦点处,第二抛物面反射器位于非球面抛物面准直反射器的下方,第二抛物面反射器的前方设有投光透镜,光阑板位于投光透镜的前焦点附近,其特征在于:所述非球面镜放置于两块直角棱镜前,调整两个氙灯和棱镜的位置,使直角棱镜斜边平面的上沿位于非球面镜的焦平面处或附近,该非球面镜的凸面朝外,面形如为轮胎面。非球面抛物面准直反射器的长度为50 mm,口径为150mm的半口径,第一焦距为7mm,内表面采用高反射率镜面镀膜。
本发明,能够发出完全满足国内外相关前照灯远光标准的照明光束,以帮助机动车驾驶者及时看清前方的(或前面的)路面状况。本发明降低了系统的能耗,通过光学设计使系统发出满足要求的光斑,并且提高其对光能的利用率。并且所实现照明效果更优于传统前大灯远光光学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镇江市丹徒区富达灯泡厂,未经镇江市丹徒区富达灯泡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3584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刷电机控制装置、以及无刷电机控制方法
- 下一篇:惯性驱动促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