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浓度复合氨基酸注射液制备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31392.2 | 申请日: | 2013-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630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齐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仁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1/4172 | 分类号: | A61K31/4172;A61K9/08;A61P3/02;A61K31/401;A61K31/198;A61K31/405;A61J1/10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1 | 代理人: | 杨秉利 |
地址: | 山东省青岛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浓度 复合 氨基酸 注射液 制备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制品技术领域,主要涉及15%复合氨基酸注射液(17AA)制备方法,具体说是一种高浓度复合氨基酸注射液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近年来,氨基酸输液已成为现代医疗技术中最常用的药物之一,临床应用日益扩大。其应用范围从营养支持剂,发展到肝病、肾病及儿童输液剂,品种、
产量发展速度之快超过同期任何系列品种。
15%复合氨基酸注射液(17AA)是一种平衡型氨基酸浓缩液,临床上用于灵活地配制复合型营养输液,其特点是浓度大(氨基酸浓度高达15%)、单位体积溶液内含氮量高,处方中不含抗氧剂,不会造成多种营养制剂合用时抗氧剂重叠使用,可满足多种配制需求。但上述特点也使其制备工艺面临诸多困难:首先,对溶解条件要求十分苛刻,不同的氨基酸溶解度和溶解特性不一致,全部一起投料溶解会造成对溶解水温要求过高(90℃以上),长时间过高水温不仅增加了对人员、设备的要求,而且对部分氨基酸原料性质造成影响;而如温度过低会造成溶解时间长或不能溶解,不能满足工艺参数要求。其次,本品不含抗氧剂,容易受到氧气影响从而使部分氨基酸成分含量降低、颜色变黄,其中包括配制过程、灭菌过程、贮存过程。再次,某些金属离子会成为加速氨基酸成分氧化的催化剂,间接导致药液变色,氨基酸含量下降。
目前国内已上市的氨基酸注射液产品中浓度尚无达到15%高浓度的品种,其溶解方式一般将难溶原料在高温(90℃)下投入溶解,其他原料在不同温度下分批溶解。也有些企业将难溶的氨基酸单独以酸液或者碱液溶解后再投入配制容器溶解,其余氨基酸一并投入溶解。上述常用溶解方式不适于本品制备工艺,本品无抗氧剂,在较高温度下投料溶解有被氧化的风险,另外本品高浓度的氨基酸含量决定了本品也不能将全部原料一并投入进行溶解,这样做会导致根本无法溶解。
长期以来本领域技术人员一直未能找到合理的制备工艺,如何改变现有制备工艺,解决氨基酸注射液颜色发黄的问题、色氨酸等含量下降过大问题以及解决储存期内氨基酸注射液质量不稳定的问题,这是本发明面临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高浓度复合氨基酸注射液颜色发黄、色氨酸等含量下降过大以及储存期内氨基酸注射液质量不稳定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高浓度复合氨基酸注射液制备工艺,其工艺合理,生产出的产品质量稳定、可靠。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高浓度复合氨基酸注射液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配制罐、管道预处理
a.钝化处理;
b.金属离子去除;
所述配制罐包括浓配罐和稀配罐;
(2)注射液配制工艺
按15%复合氨基酸注射液的配方量称取17种氨基酸,向浓配罐内加入45%-55%处方量的注射用水,保温65-75℃,通入高纯氮气将溶解氧控制在3%以下,持续通氮,保持搅拌,依次投入17种氨基酸中的亮氨酸、门冬氨酸、酪氨酸加色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加苯丙氨酸、谷氨酸加丝氨酸、甲硫氨酸,待先投入的一种或一对氨基酸完全溶解后再投入下一种或下一对氨基酸,余下氨基酸按先后顺序投入:组氨酸、精氨酸、苏氨酸、丙氨酸、醋酸赖氨酸、甘氨酸、脯氨酸,待完全溶解后密闭配制罐,将浓配罐中空气抽出至罐内压力为负压,通入高纯氮气至罐内至压力为正压,往复3次,保持浓配罐内氮气正压;同时用8%-12%处方量的注射用水将浓配罐钛棒中的活性炭反冲回浓配罐,吸附20~30分钟;预先将稀配罐中空气抽出至罐内压力为负压,通入高纯氮气至罐内至压力为正压,往复3次,保持淡配罐内氮气正压,备用;然后,将浓配罐中药液通过钛棒除炭,转移至稀配罐,用30%-40%处方量注射用水将浓配罐中药液分次冲洗至稀配罐,保证转移完全,转移完成后用余下处方量的注射用水定容至全量,搅拌10~15分后取样进行半成品化验,等待化验结果过程中保持搅拌,且保持高纯氮气正压,控制药液中溶解氧含量在3%~5%。
(3)灌装;
(4)灭菌;
(5)包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仁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华仁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3139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风力发电机运行状态识别方法
- 下一篇:基于语音识别的多功能无线测量工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