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溶性稀土掺杂氟化钙发光纳米晶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30358.3 | 申请日: | 2013-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841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宋立美;高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文理学院 |
主分类号: | C09K11/61 | 分类号: | C09K11/61;C09K11/02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6 | 代理人: | 李郑建 |
地址: | 710065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溶性 稀土 掺杂 氟化钙 发光 纳米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机材料制备工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溶性Eu3+,Tb3+掺杂的氟化钙发光纳米晶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纳米材料是指粒子尺寸在1~100nm的超细粒子材料,由于纳米粒子具有量子尺寸效应、小尺寸效应、表面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等,使得纳米粒子具有传统材料所不具备的物理化学性能,表现出独特的光、电、磁和化学特性。将稀土掺杂材料纳米化,无疑能在原有特性的基础上赋予稀土掺杂材料一系列新的特性。如当材料基质的颗粒尺寸小到纳米级范围,其中掺杂的激活粒子的发光和动力学性质就会发生改变,就会影响其光吸收、激发寿命、能量传递、发光量子效应和浓度猝灭等性质,从而其物理性质就会发生改变。由于纳米粒子具有特殊的表面性质,要获得稳定而不团聚的纳米粒子,必须在制备或分散纳米粒子的过程中对其进行表面修饰,因而表面修饰对于纳米粒子的制备、改性和保存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无机固体氟化物因其结构与特性优势,作为功能材料备受关注,其电性、磁性和光电性能得到了广泛利用,尤其是氟化物掺杂体系的光功能特性,更是令人瞩目。尽管关于氟化物的纳米晶以及稀土掺杂氟化物纳米晶的报道甚多,但通过表面修饰后可溶于水的报道甚少,特别是具有很好水溶性的表面修饰的稀土掺杂氟化钙纳米晶更少。具有很好水溶性的发光纳米晶具有诸多的应用前景,比如:在分析化学中用于金属离子的测定,作为生物荧光探针,检测紫外辐射的涂料、颜料,显示,防伪等。因此,开发成本低,尺寸可控性好,形貌均一,在水中具有好的溶解性,易于大量生产的水溶性稀土掺杂发光纳米晶是一项重大挑战,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溶性稀土掺杂氟化钙发光纳米晶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制备的5-羧基苯并咪唑修饰的Eu3+或Tb3+掺杂的CaF2纳米晶,水溶性很好;尺度较均一,平均尺度大约10nm;在紫外光激发下发红色或者绿色荧光。
为了实现上述任务,本发明采取如下的技术解决方案:
第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水溶性稀土掺杂氟化钙发光纳米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如下步骤进行:
将5-羧基苯并咪唑、Ca(NO3)2·4H2O、EuCl3·6H2O和无水乙醇加入到烧瓶中,把混合液置于75℃油浴中加热并搅拌,同时称取NH4F溶于去离子水中并搅拌均匀,然后滴加到反应的体系中,反应3h后冷却至室温,在转速为4000转/min的转速下离心10min,用无水乙醇洗涤后,放入真空干燥箱中,在50℃温度下过夜干燥,可得棕色粉末,即为5-羧基苯并咪唑修饰的发红光的Eu3+掺杂的CaF2纳米晶;
其中,所述的5-羧基苯并咪唑、Ca(NO3)2·4H2O、EuCl3·6H2O、NH4F的摩尔比例为1:1:0.05:2;
所用的5-羧基苯并咪唑采用如下方法合成:
在三口烧瓶中加入3,4-二氨基苯甲酸1.52g和甲酸2.36g,加入30mL、5mol/L的HCl溶解,加热回流,并用TLC监测反应的进行;
待反应完成后,于室温下冷却,用浓度为30%的NaOH溶液调节pH值为5,冰箱中冷却静置减压抽滤,烘干得灰色固体,即为5-羧基苯并咪唑,测得该5-羧基苯并咪唑的熔点262℃~264℃;
上述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所述的Ca(NO3)2·4H2O用可溶性CaCl2·2H2O替代;所述的EuCl3·6H2O用可溶性Eu(NO3)3·6H2O替代;所述的NH4F用NaF或KF替代。
第二种技术方案:
一种水溶性稀土掺杂氟化钙发光纳米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如下步骤进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文理学院,未经西安文理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3035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