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高纯度1-氟萘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29008.5 | 申请日: | 2013-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645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李立威;李立;罗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荆楚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C07C25/22 | 分类号: | C07C25/22;C07C17/093 |
代理公司: | 荆门市首创专利事务所 42107 | 代理人: | 董联生 |
地址: | 44800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纯度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中间体制备方法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抗抑郁症药物度洛西汀的关键中间体1-氟萘的高纯度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抑郁症是一种最普通的精神疾病,随着人口社会的逐步老龄化,抑郁症的发病率在逐年增高。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发表的《2002年世界卫生报告》,抑郁症目前已成为世界第四大疾患,到2020年抑郁症将成为仅次于心脏病的第二大疾病。
1-氟萘是合成抗抑郁药度洛西汀的关键中间体,度洛西汀是一种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双重再吸收抑制剂,2004年8月被美国FDA批准上市,不仅可以治疗抑郁症,还可用于治疗紧张性尿失禁和疼痛,此外也用于糖尿病的治疗。度洛西汀化学稳定性好、安全有效、副作用少、对其它神经系统亲和力低,在治疗抑郁症方面比目前其他西汀类药物作用更好。
关于1-氟萘的合成方法,国内外文献已有较多的报道,经比较,易于实施工业化生产的工艺均是以1-萘胺为起始原料,首先用亚硝酸类化合物进行重氮化反应制得重氮盐,然后再与氟硼酸根或氟磷酸根进行酸根交换,得到氟硼酸或氟磷酸的重氮盐,最后加热分解这些重氮盐,从而制得1-氟萘产品,如中国专利申请CN200610028433.3和CN201110443681.5。在这些制备方法中,尽管产物1-氟萘的纯度可达99%,但仍不可避免地产生与1-氟萘性质非常相近的2-氟萘和1-氯萘等杂质,杂质的含量超过0.1%(1000ppm),有时高达0.5%(5000ppm)以上,很难通过精馏等通用方法除去,导致在合成药物度洛西汀时,这些混在1-氟萘中的杂质必然和1-氟萘一样进行同类反应,形成度洛西汀中的有关物质,从而致使度洛西汀中的杂质超标,由于这些杂质与目标产物的性质非常相近,很难通过重结晶等纯化方法除去。因此,合成高纯度的1-氟萘(同分异构体等杂质小于0.1%),使度洛西汀中的有关物质小于0.1%,确保其药品质量是非常重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简单,条件温和,适于工业化生产的高纯度的1-氟萘的制备方法,尤其在制备的第三步,本发明采用了先低温分解经过滤除去杂质,然后再高温分解制得产物的方法,确保了产物1-氟萘的高纯度(纯度≥99.5%,单个杂质≤0.1%)。为此,本发明通过以下反应及分离步骤来实现:
其工艺步骤包括:
①将1-萘胺溶于强酸溶液中,冷却,滴加亚硝酸盐水溶液或亚硝酸酯,进行重氮化反应;
②在步骤①反应完后,加入氟硼酸或氟磷酸,进行酸根置换反应,过滤,得到氟硼酸或氟磷酸的重氮盐,用乙酸乙酯洗涤,抽干,可直接用于下步制备,或者再于30-40℃下干燥后用于下步制备;
③将步骤②抽干或干燥后的重氮盐置于非质子溶剂中,搅拌下35-75℃加热,控制温度使重氮盐中的杂质逐渐分解,过滤,用非质子溶剂洗涤,抽干;
④将步骤③抽干后的滤饼置于石油醚中,搅拌下75-120℃加热,控制温度使重氮盐分解完全,得到1-氟萘溶液;
⑤将1-氟萘溶液先蒸馏回收石油醚后,再实施精馏,得到高纯度的1-氟萘产品。
乙酸乙酯由乙酸甲酯、甲酸甲酯、乙腈、乙醚、异丙醚、甲醇、乙醇或/和丙醇代替;或者由乙酸甲酯、甲酸甲酯、乙腈、乙醚、异丙醚、甲醇、乙醇、丙醇中的任意两种或两种以上混合物代替。
所述非质子类溶剂为:乙酸乙酯、乙酸甲酯、乙腈、异丙醚、石油醚、溶剂油、正庚烷或/和甲苯代替;或者由乙酸乙酯、乙酸甲酯、乙腈、异丙醚、石油醚、溶剂油、正庚烷、甲苯中的任意两种或两种以上混合物代替,优选石油醚或溶剂油、正庚烷、甲苯、或乙酸乙酯、乙酸甲酯、乙腈、异丙醚、石油醚、溶剂油、正庚烷、甲苯中的任意两种或两种以上混合物。
石油醚由溶剂油(沸点范围80-120℃)、正庚烷或/和甲苯代替,或者由石油醚、溶剂油(沸点范围80-120℃)、正庚烷、甲苯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混合物代替。
步骤③中所述低温加热的温度控制范围优选控制在50-65℃范围内;
步骤④中所述高温加热的温度控制范围优选控制在80-95℃范围内。
步骤中所述强酸溶液为盐酸、氢溴酸,优选盐酸;所述亚硝酸盐水溶液为NaNO2水溶液、亚硝酸酯为亚硝酸特丁酯(C4H9NO2)或亚硝酸异戊酯(C5H11NO2),优选NaNO2水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荆楚理工学院,未经荆楚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2900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调辅助支承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测轴向力的钻动力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