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胶膜菌菌株及其在促进兜唇石斛种子萌发中的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424790.1 申请日: 2013-09-17
公开(公告)号: CN103468588A 公开(公告)日: 2013-12-25
发明(设计)人: 高江云;邵士成;盛春玲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主分类号: C12N1/14 分类号: C12N1/14;A01H4/00;C12R1/645
代理公司: 昆明协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3108 代理人: 马晓青
地址: 666303 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 国省代码: 云南;5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胶膜 菌株 及其 促进 石斛 种子 萌发 中的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能与兜唇石斛(Dendrobiumaphyllum)原球茎共生形成共生关系的真菌菌株胶膜菌(Tulasnella)菌株(CGMCC No.7552),及其在促进兜唇石斛种子萌发上的应用,具体来说涉及一种能与兜唇石斛原球茎形成共生关系并促进其种子萌发并生长至幼苗阶段的有效真菌。

背景技术

兰科植物的种子非常细小,仅有发育不完全的胚,在自然条件下种子萌发需要依靠特定的共生真菌来获取营养物质。兰科植物种子的萌发可以通过非共生萌发培养和共生萌发培养两种方式。虽然大多数兰科植物可通过非共生萌发培养,且具有较高的萌发率,但是此方式获得的幼苗移植到自然界中,生长缓慢,抗病原微生物能力差,存活率较低,同时由于很难与后接触的真菌建立共生关系而导致后继生长严重受阻。共生萌发培养技术是指在特定的基质(培养基)中同时播种植物种子和共生真菌,该方法可以提高种子的萌发率、幼苗的生长速度以及移植到自然环境后的幼苗存活率。由于兰科植物种子与真菌的共生关系具有专一性,不同兰科植物种子的共生真菌不同。确定能与兜唇石斛种子形成共生关系并促进其萌发的有效真菌是培育兜唇石斛幼苗的关键环节,是开展兜唇石斛原生境回归工作的基础。通过种子和真菌的共生萌发获得的幼苗在回归到自然生境后具有较好的环境适应性。因此获得促进种子萌发的有效共生真菌是进行珍稀濒危兰科植物保护的第一步。利用种子迁地共生萌发技术诱导种子萌发成原球茎,分离原球茎中的共生真菌是获取促进种子萌发有效菌株最直接最高效的方法。将兜唇石斛种子和分离得到的真菌在人工培养基上进行共生萌发实验,筛选能促进兜唇石斛种子萌发有效的共生真菌,可为高效生产菌根化幼苗提供必要条件,为开展兜唇石斛的回归奠定基础。目前,现有技术中未见有胶膜菌(Tulasnella)菌株(CGMCC No.7552)及其在促进兜唇石斛种子萌发生长成幼苗方面的用途和方法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胶膜菌菌株,并提供该菌株在促进兜唇石斛种子萌发生长成幼苗方面的用途和方法。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胶膜菌(Tulasnella)菌株(CGMCC No.7552)。

所述的胶膜菌(Tulasnella)菌株(CGMCC No.7552)的nrDNA ITS序列提交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数据库(NCBI,http://www.ncbi.nlm.nih.gov/),序列号为KC796463.1

所述的胶膜菌(Tulasnella)菌株(CGMCC No.7552)的生物学特征为:在PDA平板上培养7天其菌落呈浅黄褐色,略显放射状,不规则圆形发散生长,气生菌丝不发达,中等稀疏;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菌丝具隔膜,粗3.5–5.0μm,多数4.0μm,分枝近直角,分枝处缢缩,距分枝不远处形成隔膜;老菌丝细胞壁有加厚现象;培养2周以上开始形成串珠状的厚垣孢子,厚垣孢子数量不等。

所述的胶膜菌(Tulasnella)菌株(CGMCC No.7552)在促进兜唇石斛种子萌发上的应用。

如所述的应用,胶膜菌(Tulasnella)菌株(CGMCC No.7552)通过与原球茎形成共生关系,促进兜唇石斛种子萌发并长成幼苗。

如所述的应用,通过将兜唇石斛种子与不同种类的真菌共同培养于燕麦培养基,在人工培养箱内25±2℃条件下分别在有光条件(光周期为12/12h L/D)和黑暗条件(光周期为0/24h L/D)下培养,使菌株与原球茎形成共生关系,从而促进兜唇石斛种子萌发并长成幼苗。

所述的胶膜菌(Tulasnella)菌株(CGMCC No.7552)促进兜唇石斛种子萌发的方法,胶膜菌(Tulasnella)菌株(CGMCC No.7552)与原球茎形成共生关系,促进兜唇石斛种子萌发并长成幼苗。

如所述的方法,通过兜唇石斛种子与不同种类的真菌共同培养于燕麦培养基,在人工培养箱内25±2℃条件下分别在有光条件(光周期为12/12h L/D)和黑暗条件(光周期为0/24h L/D)下培养,使菌株与原球茎形成共生关系,从而促进兜唇石斛种子萌发并长成幼苗。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提供的具体步骤如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未经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2479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