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对CO2具有高选择性吸附的微孔型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22869.0 | 申请日: | 2013-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502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罗峰;许文苑;罗明标;刘淑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F3/06 | 分类号: | C07F3/06;B01J20/22 |
代理公司: | 江西省专利事务所 36100 | 代理人: | 黄新平 |
地址: | 344000***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co sub 具有 选择性 吸附 微孔 金属 有机 框架 化合物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机化学科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对CO2具有高选择性吸附的微孔型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社会生存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广泛影响,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严峻和最复杂的挑战之一。研究CO2的捕集分离对于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应对温室效应、全球变暖问题具有重要意义。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MOFs)是目前受到广泛关注的一种新型功能材料,具有特殊的拓扑结构内部排列的规则性以及特定尺寸和形状的孔道,经常具有不饱和配位的金属位和大的比表面积。此外,制备MOFs的金属离子和有机配体选择范围非常大,可以根据材料的性能,如官能团、孔道的尺寸和形状等来加以选择。因此,这些特性使得MOFs在对CO2气体吸附和分离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提高MOFs材料对CO2的吸附能力和吸附选择性可通过引入不饱和配位的金属中心、具有孤对电子对暴露在外的N原子、或有极性基团(-COOH,-NH2, -OH)修饰带电荷的MOFs骨架。此外,具有酰胺基团(-CONH-)的MOFs 材料表现出显著的CO2吸附能力和吸附选择性。虽然通过联合作用会大幅度提高MOFs的CO2的吸附能力和吸附选择性,但目前,用这一方法来合成框架材料有一定的困难,仍在尝试阶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操作方便、稳定、重复性强的对CO2具有高选择性吸附的微孔型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对CO2具有高选择性吸附的微孔型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是以硝酸锌、酰胺配体L {N4,N4-二[吡啶-3-基-(1,1'-联苯)-4,4'-二甲酰胺]}和均三苯甲酸(H3btc)为原料,经过配位得到一个配合物[Zn2(L)(btc)(Hbtc)][NH2 -(CH3)2]·(DMF)2(H2O)4,其具体制备方法是:
取0.1mmol硝酸锌,0.1mmol均三苯甲酸,0.1mmol N4,N4-二[吡啶-3-基-(1,1'-联苯)-4,4'-二甲酰胺放入聚四氟乙烯反应釜中,加5ml N,N′-二甲基甲酰胺(DMF)、2ml 水作溶剂,放置在马沸炉中,加热到115℃,恒温72小时,然后以每小时3度降到室温或自然风干得到无色透明块状晶体配合物[Zn2(L)(btc)(Hbtc)][NH2 -(CH3)2]·(DMF)2(H2O)4。
本发明的对CO2具有高选择性吸附的微孔型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是通过联合法合成一种新型MOFs,这种方法操作方便、稳定、重复性强,对MOFs的多孔性能有很好的调控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配合物[Zn2(L)(btc)(Hbtc)][NH2 -(CH3)2]·(DMF)2(H2O)4中Zn2+的配位环境;
图2为本发明的配合物[Zn2(L)(btc)(Hbtc)][NH2 -(CH3)2]·(DMF)2(H2O)4的一维层状结构;
图3为本发明的配合物[Zn2(L)(btc)(Hbtc)][NH2 -(CH3)2]·(DMF)2(H2O)4的三维孔道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理工大学,未经东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2286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