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垂直起飞降落飞机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20846.6 | 申请日: | 2013-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433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惠铁军;陈明斌;吴惠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铁军 |
主分类号: | B64C27/02 | 分类号: | B64C27/02;B64C2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0180 辽宁省沈阳市浑南新区三义***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垂直 起飞 降落 飞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飞机结构的改进。
背景技术
目前由MCDONNELL DOUGLAS公司生产的AV-8B型垂直起飞降落飞机,仍然在美国的海兵队服役,但是该垂直起飞降落飞机由于其结构原因,为了适应其自重需要强劲的推进力;这使得强力的引擎成为了必要。并且,为了承受这超强的推进力,还需要坚固的机体,制造成本非常之高;也因此,主要在军事上使用;如果想要民用化则需要非常复杂的航空力学计算。
换句话说,不需要复杂计算,就能实用化的垂直起飞降落飞机目前还没有;基于上述原因,目前对活火山的观测等工作均使用无人驾驶直升机来完成,而直升机操作困难,水平飞行速度和燃料费与普通飞机相比存在很大的劣势,使用起来非常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无需宽广的滑行跑道,能像直升机一样垂直起飞着陆的普通飞机,在同等水平飞行性能和飞行距离的条件下,结构简单,无需复杂的航空力学计算,成本低廉,实用性强的垂直起飞降落飞机。
为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发明包括机身,机身两侧前半部设置有前机翼,前机翼上设置具有前螺旋桨的前风机;机身尾部设置有转向舵和尾翼,其特征在于:机身中部两侧设置有后机翼,后机翼上设置具有后螺旋桨的后风机,所述的前机翼和后机翼均通过转轴同机身相连;转轴同机身内的转动装置相连。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转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驱动轴同链条相连,链条同转轴上的链轮相连。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种优选方案,转轴上设置有支杆,支杆上设置有弹簧,弹簧的端部同机身内壁相连。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可以短距离滑行起飞着陆,也可垂直起飞着陆,机身重量轻,无需强力的动力源;可以在狭小的空间内起飞,并且还能超低速飞行;经济性好,实用性强,不仅可在无线遥控的无人飞机上使用,还能在有人的飞机上采用。本发明完全可以实现上述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前机翼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前机翼转动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前半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转动装置的结构示意。
图6是本发明的使用状态图。
附图中1为机身、2为前机翼、3为后机翼、4为尾翼、5为转向舵、6为前螺旋桨、7为后螺旋桨、8为前风机、9为后风机、10为转轴、11为驱动电机、12为风机齿轮、13为驱动电机齿轮、14为风机链条、16为链条、17为驱动电机、18为链轮、18为转动装置、19为固定点、20为弹簧、21为支杆、22为收拢螺旋桨、23为前机翼末端。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发明包括机身,机身两侧前半部设置有前机翼,前机翼上设置具有前螺旋桨的前风机;机身尾部设置有转向舵和尾翼,其特征在于:机身中部两侧设置有后机翼,后机翼上设置具有后螺旋桨的后风机,所述的前机翼和后机翼均通过转轴同机身相连;转轴同机身内的转动装置相连。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转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驱动轴同链条相连,链条同转轴上的链轮相连。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种优选方案,转轴上设置有支杆,支杆上设置有弹簧,弹簧的端部同机身内壁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铁军,未经惠铁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2084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