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甲醇脱水制二甲醚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20335.4 | 申请日: | 2013-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354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毛进池;戴良国;刘文飞;王文学;张勇;葛立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凯瑞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43/04 | 分类号: | C07C43/04;C07C41/09 |
代理公司: | 北京万科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30 | 代理人: | 刘俊玲;张亚军 |
地址: | 062451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甲醇 脱水 甲醚 方法 | ||
1.一种甲醇脱水制二甲醚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甲醇经预热达到100~180℃后,在催化剂作用下,在0.5~4.0MPa的压力、100~180℃的温度和0.3~10h-的反应空速下发生脱水反应,得到由生成的二甲醚、副产物水和未反应的甲醇组成的反应混合物;
2)步骤1)得到的反应混合物在0.5~2.0MPa的压力和100~180℃的温度下进行气液分离,得到气相和液相;
3)步骤2)得到的气相直接进入二甲醚精馏塔;步骤2)得到的液相先脱除阴、阳离子后也进入二甲醚精馏塔,操作压力:0.5~2.0MPa,塔顶温度:40~80℃,塔釜温度:100~200℃,回流比:0.5~10,二甲醚精馏塔塔顶馏出物经冷凝后得到合格的二甲醚产品;二甲醚精馏塔塔釜得到含醇废水。
2.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预热,是使甲醇依次经过换热器单元和加热器来完成;所述的换热器单元由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2个串联的换热器构成;第一换热器出口管温度为40~60℃,第二换热器出口管温度为60~80℃,加热器出口管温度为100~180℃。
3.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脱水反应在1.2~2.5MPa的压力、125~150℃的温度和0.5~1.0h-的反应空速下进行。
4.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的气液分离在0.8~1.5MPa的压力和120~150℃的温度下进行。
5.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的二甲醚精馏塔操作条件是:压力:1.0~1.5MPa,塔顶温度:50~60℃,塔釜温度:150~200℃,回流比:0.5~5。
6.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二甲醚精馏塔塔釜得到的含醇废水进一步进入甲醇精馏塔,操作压力:0~0.1MPa,塔顶温度:50~80℃,塔釜温度:90~120℃,回流比:0.5~10,甲醇精馏塔塔顶馏出物经冷凝后,得到合格的甲醇,返回步骤1)循环使用;甲醇精馏塔塔釜水返回步骤1)用于预热甲醇。
7.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甲醇经甲醇进料管(1)进入第一换热器(2),换热后经甲醇第一换热器出口管(3),温度为40~60℃,进入第二换热器(4)进行换热,再经第二换热器出口管(5),温度为60~80℃,进入加热器(6),加热后的甲醇经加热器出口管(7),温度为120~150℃,进入脱水反应器(8),操作压力:1.2~2.5MPa,操作温度:120~150℃,反应空速0.5~10h-,在催化剂作用下,甲醇脱水生成二甲醚混合物,生成的反应混合物经脱水反应器出口管(9)进入气液分离器(10),操作压力:0.8~1.5MPa,操作温度:120~150℃,分离得到的气相经气液分离器气相出口管(15)直接进入二甲醚精馏塔(16),分离得到的液相经气液分离器液相出口管(11),进入第二换热器(4),经过换热的液相混合物再经第二换热器液相混合物出口管(12),温度为60~90℃,进入离子交换器(13)脱除阴、阳离子,然后经离子交换器出口管(14)进入二甲醚精馏塔(16),操作压力:1.0~1.5MPa,塔顶温度:50~60℃,塔釜温度:150~200℃,回流比:0.5~5,二甲醚精馏塔塔顶馏出物经二甲醚精馏塔冷凝器(17)冷凝后,得到合格的二甲醚产品,经二甲醚产品管(18)输送至装置外;二甲醚精馏塔塔釜混合物经二甲醚精馏塔釜底出口管(20)进入甲醇精馏塔(21),操作压力:0~0.1MPa,塔顶温度:50~80℃,塔釜温度:90~120℃,回流比:0.5~10,甲醇精馏塔塔顶馏出物经甲醇精馏塔冷凝器(22)冷凝后,得到合格的甲醇,经甲醇精馏塔甲醇出口管(23)返回甲醇进料管1循环使用;甲醇精馏塔塔釜水经甲醇精馏塔釜底出口管(25)进入第一换热器2回收余热后,经废水出口管(26)输送至装置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凯瑞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凯瑞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2033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带双扣式安全带锁扣
- 下一篇:一种具有低呼吸阻力和高容尘量的防尘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