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链路自适应的数据传输装置及数据传输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94866.0 | 申请日: | 2013-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88596B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16 |
发明(设计)人: | 孟庆立;战云;张超;詹永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一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F13/38 | 分类号: | G06F13/38;G06F13/40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王连君 |
地址: | 266555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适应 数据传输 装置 方法 | ||
1.一种链路自适应的数据传输装置,包括发送端装置、物理介质通道和接收端装置,其 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端装置,包括模M计数器、缓存器、组帧器、发送链路开关、发送链路控制器 和分别连接到发送链路开关上的n条发送链路,发送链路开关与发送链路控制器相连;模M 计数器和缓存器分别连接到组帧器上,组帧器还与发送链路开关相连;每条发送链路上包括 一个发送端FIFO、一个串行器和一个发送端口,发送端FIFO、串行器和发送端口为串联连接, 发送链路开关与所有的发送端FIFO分别连接,发送链路控制器与所有的发送端FIFO分别连 接;
所述接收端装置,包括接收链路开关、接收链路控制器和n条接收链路,接收链路开关 和接收链路控制器相连;每条接收链路上包括一个接收端口、一个解串行器、一个解帧器、 一个帧头FIFO和一个数据FIFO,接收端口、解串行器和解帧器为串联连接,帧头FIFO和数 据FIFO分别连接到解帧器上,接收链路开关与所有的数据FIFO分别连接,接收链路控制器 与所有的帧头FIFO以及所有的数据FIFO分别连接;
其中,n为大于1的自然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链路自适应的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串行器采 用8B/10B编码、64B/66B编码、或并行扰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链路自适应的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有解串行器 的解码方式与串行器的编码方式保持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链路自适应的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端口 和接收端口采用电路印制板上的焊点或者光电转换模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链路自适应的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物理介质 通道采用电路印制板上的铜皮线、光纤或铜电缆作为串行物理介质。
6.一种链路自适应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在发送端,待发送的高速数据一路送入缓存器中进行缓存,另一路进入模M计数器, 定义发送链路的条数为n;模M计数器的位宽设置为(2*n+w),即M=2(2*n+w),其中,n、w均 为大于1的自然数,计数器的初始值设置为全0,当来一个数据时,模M计数器加1,当计数 值的低w位由全1变为全0时,取计数值的高2*n位作为输出数据送给组帧器;
2)组帧器收到模M计数器的一个输出数据后,从缓存器中读取2w个数据作为一个数据单 元,并把输出数据作为帧头和该数据单元组成一帧数据,然后送入发送链路开关;
3)发送链路控制器检测所有发送端FIFO的半满标志信号,如果检测到第i条发送链路 上的发送端FIFO没有达到半满状态,并且前i-1个FIFO都达到了半满状态,则向发送链路 开关输出数据控制通道选择,使得当前的数据帧送入第i条发送链路上的发送端FIFO中,其 中,i为整数,且1≤i≤n;
4)所有的串行器相互独立地从各自对应的发送端FIFO中读取并行数据,并进行并串转 换,然后传输到各自对应的发送端口上;
5)发送端口的串行数据通过串行物理介质通道传输到接收端;
6)在接收端,所有的解串行器相互独立地对各自对应的接收端口的串行数据进行串并转 换,并将转换后的数据帧送入对应的解帧器中;
7)解帧器对数据帧进行解帧操作,拆分为帧头和长度为2w的数据单元,帧头送入帧头FIFO 中,数据单元送入数据FIFO中;
8)接收链路控制器构建一个位宽为2*n、初始值为整数1的计数,接收链路控制器判断 所有帧头FIFO的读端口数据,定义接收链路的条数为n,n为大于1的自然数,假若在某个 时刻,第j条接收链路上的帧头FIFO的输出数据与计数的当前值相等,则同时进行下列操作: 使能该帧头FIFO的读使能信号,对该帧头FIFO进行一次读操作;使能该帧头FIFO对应的数 据FIFO的读使能信号,从数据FIFO中连续读取一个数据单元,即2w个数据;接收链路控制 器向接收链路开关输出信号控制通道选择,将开关的输入端打到第j条接收链路上的数据 FIFO的通路上;计数加1,其中,j为整数,且1≤j≤n;
9)重复执行步骤8)的操作,最终得到高速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一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一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9486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