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动汽车充电臂激光线十字对齐控制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93075.6 | 申请日: | 2013-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766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文理学院 |
主分类号: | G05D3/00 | 分类号: | G05D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216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汽车 充电 激光 十字 对齐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自动充电自动对齐的设施。
背景技术
本发明为一种电动汽车充电臂激光线十字对齐控制方法。目前物体定位和操作非常复杂,如专利号201110062989的定位物体的方法和系统,利用UWB信号和无线通讯技术,由搜索装置的两个天线发射的两个定位信号的各自接收之间的时间差定位物体,系统复杂,难以获得高精度的物体定位,且容易受到干扰。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是实现电动汽车充电臂激光线十字对齐控制方法,利用激光十字线进行物体定位,主要解决根据激光十字线进行物体的定位设施的设计与控制。
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提供的电动汽车充电臂水平旋转控制方法的技术方案是,有一个充电臂垂直升降组件外壳、一个第一支臂转动轴、一个第一支臂、一个第二支臂转动轴、一个第二支臂、一个第三支臂转动轴、一个第三支臂、一个充电插头部件、一个充电插座部件、一个激光垂直线接收组件、激光垂直线发射组件、红外通信组件、第三支臂激光垂直线接收组件、一个高速电机、一个高速电机固定件、一个主动齿轮、一个第三支臂旋转同步电机、一个同步电机固定件、一个齿轮箱、一个从齿轮、一个轴承、一个透光开口、一个反射镜、一个聚焦镜、一个激光接收组件、一个激光接收组件固定件、一个第二支臂旋转同步电机、一个第一支臂旋转同步电机、一个第一支臂旋转限位板、第二支臂旋转限位板、一个限位挡板、一个触动开关、一个安装孔、一个旋转轴透过孔、一个中央处理器、一个I/O控制电路、一个通信电路、一个信号监测电路、一个输出驱动电路、一个充电控制电路、一个中心管理服务器,其特征是激光十字线由水平激光线和垂直激光线组成,激光线发射十字中心为充电插座十字坐标中心,当控制充电插头位置,使接收的激光线十字中心与充电插头十字坐标中心位置重合,就可使充电插头与充电插座定位成功。
本发明的优点
本发明利用激光十字线进行物体定位,具有使电动汽车充电前将充电插头与充电插座精确定位,以实现充电插头和插座之间的自动连接。本发明采用激光线定位,定位控制设施简单,自动控制,精度高,不易受到干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本发明提供的电动汽车与自动充电臂位置结构图;
1-电动汽车、2-充电臂安装基座、3-充电臂垂直升降组件外壳、4-第一支臂转动轴、5-第一支臂、6-第二支臂转动轴、7-第二支臂、8-第三支臂转动轴、9-第三支臂、10-充电插头部件、11-充电插座部件、12-激光垂直线接收组件;
图2:本发明提供的激光线发射组件产生激光线示意图;
13-激光线发射组件;
图3:本发明提供的充电插座端投射的激光十字示意图;
14-第三支臂垂直激光线接收组件、15-水平激光线接收组件;
图4:本发明提供的充电臂第三支臂前端结构图;
16-红外通信组件;
图5:本发明提供的电动汽车充电插座结构图;
17-激光垂直线发射组件、18-激光水平线发射组件、19-红外通信组件;
图6:本发明提供的电动汽车充电臂自动升降和第一支臂旋转控制设施结构图;
20-升降电机、21-电机固定架、22-齿轮箱、23-螺杆、24-螺母支架、25-升降连接板、26-螺杆套筒、27-固定螺钉、28-升降限位块、29-行程开关A、30-行程开关B、31-自动充电臂支撑筒、32-限位槽、33-限位块、34-第一支臂旋转同步电机、35-齿轮箱、36-同步电机固定件、37-第一支臂初始位置红外光发射组件、38-第一支臂初始位置红外光接收组件;
图7:本发明提供的第二支臂旋转控制设施结构图;
39-第二支臂旋转同步电机、40-同步电机固定件、41-齿轮箱、42-第二支臂初始位置红外光发射组件、43-第二支臂初始位置红外光接收组件;
图8:本发明提供的第三支臂旋转和对齐控制设施结构图;
图9:本发明提供的图8中的A放大图;
43-第三支臂旋转同步电机、44-同步电机固定件、45-齿轮箱、46-第三支臂初始位置红外光发射组件、47-第三支臂初始位置红外光接收组件、48-高速电机、49-高速电机固定件、50-主动齿轮、51-从齿轮、52-轴承、53-透光开口、54-反射镜、55-聚焦镜、56-激光接收组件、57-激光接收组件固定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文理学院,未经重庆文理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9307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