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离心铸造自生颗粒增强气缸套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89266.5 | 申请日: | 2013-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065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翟彦博;马秀腾;刘军;陈红兵;代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B22D13/00 | 分类号: | B22D13/00;B22D27/02;C22C32/00;C22C21/00;C22C1/10;F16J10/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赵荣之 |
地址: | 400715***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离心 铸造 自生 颗粒 增强 气缸套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铸造方法,特别涉及一种离心铸造自生颗粒增强气缸套的方法。
背景技术
气缸套、活塞、活塞环和气缸盖共同构成内燃机的燃烧室。燃料混合气在燃烧室内经进气、压缩、燃烧和膨胀过程将热能转换为机械能。工作时,气缸套直接与高温气体接触,是内燃机中工作环境最为恶劣的零部件之一。
目前,乘用车内燃机多采用铸铁材料的气缸套,制备成型后再镶铸在铝合金缸体内。虽然制备铸铁气缸套的工艺较为成熟,但是铸铁的热传导性、韧性与铝合金气缸体匹配性差,使用过程中,缸体和缸套结合强度容易降低,造成两者结合不紧密,引起发动机缸体漏油、漏气、渗水、能效降低、排放超标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开发新型铝复合材料气缸套就成为一种迫切需要。
图1是现有技术制造铝复合材料气缸套的原理图。加工时,将含有增强颗粒3的铝熔浆2浇注到铸型1中,在铸型1的高速旋转(离心转速为ω)作用下,密度小于铝熔浆的增强颗粒3在铝溶体的离心浮力F1作用下沿铸型1的径向向内运动,并最终停留在筒状气缸套零件的内层,形成内层具有高体积分数增强颗粒的气缸套。这种气缸套内层表现出增强颗粒的特点,即高硬度、高耐磨、高热稳定性;而外层具有基体铝的特点,即易加工、与铝合金缸体匹配性好。
但是,这种方法制造的气缸套也存在内层增强颗粒团聚、与基体接触强度低、易脱落等缺点。下面结合附图对此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增强颗粒a、b、c处于不同离心半径、同一径向方向上。离心铸型高速旋转时,增强颗粒a、b、c受到指向轴心的离心浮力F1,设a、b、c受到的离心浮力F1分别为Fa、Fb、Fc;由于半径不同,离心浮力Fa>Fb>Fc,由于颗粒a、b、c不受其他力的作用,增强颗粒a、b、c的径向运动速度Va>Vb>Vc,增强颗粒a最终将赶上b和c,三者最终在径向方向粘结团聚。图2为该方法铸造产品的横截面示意图,图中增强颗粒3大量聚集在气缸套内层7,气缸套外层6中增强颗粒的含量极少,但是增强颗粒在气缸套内层7并非均匀分布,而是沿着内层径向方向粘结团聚。由于这种粘结团聚的存在,导致增强颗粒与基体材料接触面积减少、接触强度降低、易脱落等问题,影响该汽缸套性能的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离心铸造自生颗粒增强气缸套的方法,该方法铸造的气缸套的增强颗粒不团聚,与基体结合良好,性能稳定。
本发明离心铸造自生颗粒增强气缸套的方法,包括制备熔浆,铸型预热,浇注充型,离心成型,减速停机和脱模冷却步骤,所述自生颗粒增强气缸套为初晶Si颗粒增强铝基气缸套、初晶Mg2Si颗粒增强铝基气缸套或者初晶Si与初晶Mg2Si颗粒混合增强铝基气缸套,所述离心成型步骤在磁场下进行,该磁场的方向与离心铸型轴线方向垂直或者平行。
进一步,所述铸型预热步骤中铸型为不导磁材料。
进一步,所述磁场的强度为0.02~1T。
进一步,所述制备熔浆步骤中,熔浆中初晶Si颗粒体积分数为5-15%,初晶Mg2Si颗粒体积分数为8-20%。
进一步,所述离心成型步骤中离心转速为600~3000r/min。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的离心铸造方法,增强颗粒密度小于铝熔浆,受到指向轴心的离心浮力,不断向内层运动,形成内层具有高体积分数增强颗粒的梯度复合气缸套。另外,本发明离心成型步骤在外加磁场中进行,熔浆在旋转的过程中受到与铸型旋转方向相反的电磁力,这种电磁力使凝固前沿处熔浆与已凝固部分产生转速差,从而产生相对运动。这种相对运动一方面可以打碎从凝固前沿析出的初晶颗粒(即增强颗粒),从而细化初晶颗粒,避免增强颗粒的团聚与粘连,提高颗粒与基体的结合强度;另一方面,这种相对运动还可以可以细化基体中的共晶组织,避免板条状和团簇状的共晶组织出现,进一步提高气缸套的综合力学与热学性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现有技术离心铸造方法原理图;
图2为现有技术离心铸造产品横截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离心铸造方法原理图;
图4为本发明离心铸造产品横截面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离心铸造设备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离心铸造设备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离心转速和磁场强度与时间的关系图;图中实现代表转速与时间关系,虚线代表强度与时间关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大学,未经西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8926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学生专用校车座椅骨架
- 下一篇:玻璃基板清洗支撑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