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多自由度的可调节镜杆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74903.1 | 申请日: | 2013-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963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8 |
发明(设计)人: | 孙健;顾赛男;张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外合资沃得重工(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02 | 分类号: | B60R1/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楼高潮 |
地址: | 21214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自由度 调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或机械设备的可视镜配件,尤其是一种具有多轴可调的镜杆,属于机械设备配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操纵者驾驶可移动的车辆、工程机械或操作机械设备时,需要使用后视镜观察其左右侧和身后的路况,确保车辆的安全行驶或机械设备的安全操作。现有的镜杆结构空间移动性较差,不能满足使用者对固定物的空间位置要求。CN201042941“一种车用后视镜”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提出了镜座上的凹球座、球瓦、球瓦托板、支撑球瓦顺次连接,柱形连接件穿过前述顺次连接件压接在镜座上的技术方案,球瓦的两个面上分别设置了互相垂直的多根沟槽。该实用新型专利通过增大转动配合面的接触面积,解决了后视镜抖动问题,避免了调整方向的随意性,保证了凹球座、球瓦、球瓦托板、支撑球瓦之间的球面配合摩擦力的均匀。但是,该车用后视镜结构复杂、零件众多,制造成本较高,该实用新型专利采用的球铰结构无法实现车用后视镜的轴向移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空间具有多自由度的可调节镜杆。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具有多自由度的可调节镜杆,包括第一夹座、第二夹座、弯杆和直杆,所述第一夹座和第二夹座通过数个紧固件固定连接,弯杆与第二夹座铰接,弯杆一端可绕其轴线转动地插入第二夹座一端的第一圆孔内,直杆与第一夹座和 第二夹座铰接,直杆一端插入第一夹座和第二夹座对接处的第二圆孔内;所述第二圆孔轴线垂直于第一圆孔轴线,反光镜固定在弯杆一端上。
本发明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具有多自由度的可调节镜杆,其中所述弯杆一端设有环槽,固定在第二夹板上的专用螺钉底部嵌入环槽中。
前述的具有多自由度的可调节镜杆,其中固定连接的第一夹座和第二夹座的对接平面之间留有2.5~3.5mm的间隙e。
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相互垂直的弯杆和直杆分别与第一夹座和第二夹座铰接,将现有的镜杆与安装座球头铰接的空间活动的三个自由度增加到除了三轴旋转外,还有弯杆端移动和直杆移动的空间活动五个自由度,从而大大增加了镜杆的空间活动范围,提高了反光镜使用的可靠性。
本发明的优点和特点,将通过下面优选实施例的非限制性说明进行图示和解释,这些实施例,是参照附图仅作为例子给出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3所示,本发明包括第一夹座1、第二夹座2、弯杆3和直杆4,圆柱形的第一夹座1和第二夹座2通过上下两个紧固螺钉5将第一夹座1和第二夹座2固定连接成一体。弯杆3一端与第二夹座2铰接,弯杆3一端可绕其轴线转动地插入第二夹座2一端的第一圆孔21内。弯杆3一端设有环槽31, 固定在第二夹板2上的专用螺钉6底部嵌入环槽31中,防止弯杆3脱落出第二夹座2。
固定连接的第一夹座1和第二夹座2的对接平面之间留有2.5~3.5mm的间隙e,间隙e优选3.0mm。直杆4一端插入第一夹座1和第二夹座2对接处的第二圆孔11内,间隙e可保证第一夹座1和第二夹座2夹紧直杆4一端。第二圆孔11轴线垂直于第一圆孔21轴线,反光镜固定在弯杆1一端上。
图3示出了本发明的三维坐标系X-Y-Z,本发明使用时,后视镜固定在弯杆3的垂直段32上,且可沿着垂直段32上下移动,即沿着Z轴移动;还可绕垂直段32轴线转动,即绕Z轴转动。弯杆3可绕着第一圆孔21中心转动,即绕X轴转动;还可绕着直杆4轴线转动,即绕Y轴转动。直杆4可沿着第二圆孔11前后移动,即沿着Y轴移动。这样,本发明具有5自由度,即X轴转动,Y轴转动、Y轴移动、Z轴转动和Z轴移动,满足后视镜的使用要求。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发明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外合资沃得重工(中国)有限公司,未经中外合资沃得重工(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7490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