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抑制杨梅青霉和灰霉病菌菌落生长的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362782.9 申请日: 2013-08-19
公开(公告)号: CN104413145A 公开(公告)日: 2015-03-18
发明(设计)人: 傅佚伟 申请(专利权)人: 上海市建青实验学校
主分类号: A23B7/154 分类号: A23B7/154
代理公司: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代理人: 冯子玲
地址: 201103 ***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抑制 杨梅 青霉 病菌 菌落 生长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抑制病菌菌落生长的方法,特别涉及一种抑制杨梅青霉和灰霉病菌菌落生长的方法。 

背景技术

杨梅,又名龙晴、朱红,因其形似水杨子、味道似梅子,因而取名杨梅。杨梅原产我国温带、亚热带湿润气候的山区,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以南、海南岛以北,即北纬20度至31度之间,与柑桔、枇杷、茶树、毛竹等分布相仿,但其抗寒能力比柑桔、枇杷强。目前分布的省份有云南、贵州、浙江、江苏、福建、广东、湖南、广西、江西、四川、安徽、台湾等,其中以浙江的栽培面积最大,品种质量最优,产量也最高。其次是江苏、福建与广东。国外,如日本和韩国有少量栽培,东南亚各国,如印度、缅甸、越南、菲律宾等国也有分布,但因其果形小、味酸,多种植在庭院供作观赏,或作糖渍食用,没有作为经济果树栽培。 

然而,杨梅果实在贮藏、运输时极易受到病菌侵染而造成腐烂。其中,杨梅青霉和灰霉病就是杨梅果实在贮藏、运输期间危害最严重的几种真菌性病害。据统计,杨梅果实在贮运期因病腐烂达10%-30%,严重时可高达50%以上。其中因感染青霉和灰霉病导致的腐果数,一般占贮藏期总腐果数的70%-80%。 

杨梅青霉病菌属真菌半知菌亚门,丝孢目,青霉属。分生孢子梗从菌丝丛中长出,直立,有3次以上的帚状分枝,间枝1-4个;小梗顶端较尖细,呈瓶梗状。分生孢子顶端串生,无色,单胞,初为圆筒形,成熟后为椭圆形至亚球形。菌丝生长温度范围为6-33℃,最适为27℃;分生孢子形成的最适温度为20℃,低于15℃和高于30℃时不易形成。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较高时,可以抑制该菌分生孢子的形成。杨梅青霉病菌可腐生于多种有机物质上,并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在空气中扩散,通过气流传播,从伤口侵入,引起果腐。之后在病部又以分生孢子进行重复侵染。在贮藏库中,杨梅青霉病菌侵入果皮后,还能分泌一种挥发性物质,损伤接触到的健果果皮,从而引起接触传染。因此杨梅青霉病是杨梅采摘后发生最多、分布最广、危害最严重的侵染性病害。动物试验还表明,病菌所产生的真菌霉素对肝脏、肾脏以及神经系统均有毒害作用。 

灰霉病由灰葡萄孢菌侵染所致,属真菌病害,花、果、叶、茎均可发病。果实染病,青果受害重,残留的柱头或花瓣多先被侵染,后向果实或果柄扩展,致使果皮呈灰白色,并生有厚厚的灰色霉层,呈水腐状,叶片发病从叶尖开始,沿叶脉间成“V”形向内扩展,黄褐色,边有深浅相间的纹状线,病键交界分明。灰霉病病苗色浅,叶片、叶柄发病呈灰白色,水渍状,组织软化至腐烂,高湿时表面生有灰霉。幼茎多在叶柄基部初生不规则水浸斑,很快变软腐烂,缢缩或折倒,最后病苗腐烂枯死。 

目前,控制杨梅青霉病病害的主要手段是使用化学杀菌剂,如托 布津、多菌灵、抑霉唑乳油等,但长期使用化学杀菌剂会使病原菌产生较强的抗药性,在杨梅中的残留毒性物质对人类健康也存在着潜在的威胁。 

茶多酚是茶叶中多酚类物质的总称,包括黄烷醇类、花色苷类、黄酮类、黄酮醇类和酚酸类等。其中以黄烷醇类物质最为重要。茶多酚又称茶鞣或茶单宁,是形成茶叶色香味的主要成份之一,也是茶叶中有保健功能的主要成份之一。本草千叶IT茶中含有丰富的茶多酚。茶多酚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其抗氧化能力是人工合成抗氧化剂BHT、BHA的4-6倍,是VE的6-7倍,VC的5-10倍,且用量少:0.01-0.03%即可起作用,而无合成物的潜在毒副作用;而茶素对食品中的色素和维生素类有保护作用,使食品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原有色泽与营养水平,能有效防止食品、食用油类的腐败,并能消除异味。茶多酚可用于食品保鲜防腐,无毒副作用,食用安全。茶多酚参入其他有机物(主要是食品)中,能够延长贮存期,防止食品退色,提高纤维素稳定性,有效保护食品各种营养成份。相比较与其他的化学农药而言,茶多酚作为一种生物农药,对于人体而言,更加的环保无污染。 

目前国内外对于茶多酚的研究主要以茶多酚的药理、病理、毒理学以及茶多酚的保颜、保鲜及除臭作用为主,其中对细菌的作用研究较多,而对真菌的作用研究较少。众所周知,植物多酚对微生物(包括丝状真菌、酵母、细菌、病毒)具有广谱抗性,对植物、动物和其他环境中多种微生物的生长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现有的研究证明,茶叶中的EGC、EGCG能有效抑制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黄色溶 血葡萄球菌、金黄色链球菌、痢疾杆菌等病原菌。 

因此,特别需要一种抑制杨梅青霉和灰霉病菌菌落生长的方法,已解决上述现有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建青实验学校,未经上海市建青实验学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6278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