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抑制杨梅青霉和灰霉病菌菌落生长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62782.9 | 申请日: | 2013-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131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8 |
发明(设计)人: | 傅佚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建青实验学校 |
主分类号: | A23B7/154 | 分类号: | A23B7/154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冯子玲 |
地址: | 20110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抑制 杨梅 青霉 病菌 菌落 生长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抑制病菌菌落生长的方法,特别涉及一种抑制杨梅青霉和灰霉病菌菌落生长的方法。
背景技术
杨梅,又名龙晴、朱红,因其形似水杨子、味道似梅子,因而取名杨梅。杨梅原产我国温带、亚热带湿润气候的山区,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以南、海南岛以北,即北纬20度至31度之间,与柑桔、枇杷、茶树、毛竹等分布相仿,但其抗寒能力比柑桔、枇杷强。目前分布的省份有云南、贵州、浙江、江苏、福建、广东、湖南、广西、江西、四川、安徽、台湾等,其中以浙江的栽培面积最大,品种质量最优,产量也最高。其次是江苏、福建与广东。国外,如日本和韩国有少量栽培,东南亚各国,如印度、缅甸、越南、菲律宾等国也有分布,但因其果形小、味酸,多种植在庭院供作观赏,或作糖渍食用,没有作为经济果树栽培。
然而,杨梅果实在贮藏、运输时极易受到病菌侵染而造成腐烂。其中,杨梅青霉和灰霉病就是杨梅果实在贮藏、运输期间危害最严重的几种真菌性病害。据统计,杨梅果实在贮运期因病腐烂达10%-30%,严重时可高达50%以上。其中因感染青霉和灰霉病导致的腐果数,一般占贮藏期总腐果数的70%-80%。
杨梅青霉病菌属真菌半知菌亚门,丝孢目,青霉属。分生孢子梗从菌丝丛中长出,直立,有3次以上的帚状分枝,间枝1-4个;小梗顶端较尖细,呈瓶梗状。分生孢子顶端串生,无色,单胞,初为圆筒形,成熟后为椭圆形至亚球形。菌丝生长温度范围为6-33℃,最适为27℃;分生孢子形成的最适温度为20℃,低于15℃和高于30℃时不易形成。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较高时,可以抑制该菌分生孢子的形成。杨梅青霉病菌可腐生于多种有机物质上,并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在空气中扩散,通过气流传播,从伤口侵入,引起果腐。之后在病部又以分生孢子进行重复侵染。在贮藏库中,杨梅青霉病菌侵入果皮后,还能分泌一种挥发性物质,损伤接触到的健果果皮,从而引起接触传染。因此杨梅青霉病是杨梅采摘后发生最多、分布最广、危害最严重的侵染性病害。动物试验还表明,病菌所产生的真菌霉素对肝脏、肾脏以及神经系统均有毒害作用。
灰霉病由灰葡萄孢菌侵染所致,属真菌病害,花、果、叶、茎均可发病。果实染病,青果受害重,残留的柱头或花瓣多先被侵染,后向果实或果柄扩展,致使果皮呈灰白色,并生有厚厚的灰色霉层,呈水腐状,叶片发病从叶尖开始,沿叶脉间成“V”形向内扩展,黄褐色,边有深浅相间的纹状线,病键交界分明。灰霉病病苗色浅,叶片、叶柄发病呈灰白色,水渍状,组织软化至腐烂,高湿时表面生有灰霉。幼茎多在叶柄基部初生不规则水浸斑,很快变软腐烂,缢缩或折倒,最后病苗腐烂枯死。
目前,控制杨梅青霉病病害的主要手段是使用化学杀菌剂,如托 布津、多菌灵、抑霉唑乳油等,但长期使用化学杀菌剂会使病原菌产生较强的抗药性,在杨梅中的残留毒性物质对人类健康也存在着潜在的威胁。
茶多酚是茶叶中多酚类物质的总称,包括黄烷醇类、花色苷类、黄酮类、黄酮醇类和酚酸类等。其中以黄烷醇类物质最为重要。茶多酚又称茶鞣或茶单宁,是形成茶叶色香味的主要成份之一,也是茶叶中有保健功能的主要成份之一。本草千叶IT茶中含有丰富的茶多酚。茶多酚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其抗氧化能力是人工合成抗氧化剂BHT、BHA的4-6倍,是VE的6-7倍,VC的5-10倍,且用量少:0.01-0.03%即可起作用,而无合成物的潜在毒副作用;而茶素对食品中的色素和维生素类有保护作用,使食品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原有色泽与营养水平,能有效防止食品、食用油类的腐败,并能消除异味。茶多酚可用于食品保鲜防腐,无毒副作用,食用安全。茶多酚参入其他有机物(主要是食品)中,能够延长贮存期,防止食品退色,提高纤维素稳定性,有效保护食品各种营养成份。相比较与其他的化学农药而言,茶多酚作为一种生物农药,对于人体而言,更加的环保无污染。
目前国内外对于茶多酚的研究主要以茶多酚的药理、病理、毒理学以及茶多酚的保颜、保鲜及除臭作用为主,其中对细菌的作用研究较多,而对真菌的作用研究较少。众所周知,植物多酚对微生物(包括丝状真菌、酵母、细菌、病毒)具有广谱抗性,对植物、动物和其他环境中多种微生物的生长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现有的研究证明,茶叶中的EGC、EGCG能有效抑制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黄色溶 血葡萄球菌、金黄色链球菌、痢疾杆菌等病原菌。
因此,特别需要一种抑制杨梅青霉和灰霉病菌菌落生长的方法,已解决上述现有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建青实验学校,未经上海市建青实验学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6278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黑豆牛奶组合物
- 下一篇:一种大白菜的存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