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核壳型阻燃剂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62563.0 | 申请日: | 2013-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362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牛梅;戴晋明;张莹;王欣;薛宝霞;杨雅茹;刘旭光;许并社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K21/02 | 分类号: | C09K21/02;C09C1/44;C09C3/06;C09C3/12 |
代理公司: |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4101 | 代理人: | 江淑兰 |
地址: | 030024 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核壳型 阻燃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核壳型阻燃剂的制备方法,属无机阻燃材料的制备及应用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火灾、灭火、阻燃是一个业界难题,由于火灾事故的发生,灭火材料和阻燃剂已成了必不可少的化学物质,灭火和阻燃剂正朝着无卤化、超细化、抗熔滴化方向发展,纳米阻燃剂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固体阻燃材料中的氢氧化镁是一种优良的阻燃材料,其粉体颗粒正向着微小化﹑纳米化方向发展,氢氧化镁作为阻燃剂具有填充、阻燃、抑烟功能,且无毒、无腐蚀性,但氢氧化镁是一种无机物,相溶性差、融合性差﹑添加量大、阻燃效率低,在阻燃灭火时常会出现夹生现象,故必须对氢氧化镁进行改性才能更好的发挥它的阻燃性能。
碳微球是碳纳米材料的分支,具有独特的结构和性能,其化学稳定性﹑热稳定性、导电导热性均很好,结合力强,易与其他物质匹配,但碳微球表面能较高,易发生团聚,故必须在使用前进行修饰改性,才能更好地发挥它的性能特征。
如果将氢氧化镁与碳微球进行复合,在碳微球表面包覆一层氢氧化镁,既能克服各自存在的性能弊端,又能更好的发挥其本身的潜在性能,从而能更好的提高灭火﹑阻燃性能。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背景技术的状况,采用碳微球为核,氢氧化镁为核壳,通过制备碳微球并改性,并用氢氧化镁包覆碳微球,制成一种核壳结构的阻燃复合材料,以大幅度提高阻燃剂的灭火和阻燃性能。
技术方案
本发明使用的化学物质材料为:葡萄糖﹑氢氧化镁、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无水乙醇﹑去离子水,其准备用量如下:以克﹑毫升为计量单位
制备方法如下:
(1)精选化学物质材料:
对制备使用的化学物质材料要进行精选,并进行质量纯度控制:
(2)制备碳微球
①配制葡萄糖水溶液
称取葡萄糖48.6g±0.1g,量取去离子水600mL±0.1mL,置于烧杯中,搅拌5min,使其溶解,成0.45mol/L的葡萄糖水溶液;
②高压反应釜水热反应
将葡萄糖水溶液645mL置于聚四氟乙烯容器中,然后置于高压反应釜中,并密闭;
将高压反应釜置于高压加热炉中,并密闭;
高压加热炉内压强升至8MPa,并恒定;
开启高压加热炉电阻加热器,加热温度300℃±5℃;
开启高压反应釜顶盖上的搅拌器,搅拌转数150r/min,加热、搅拌时间480min;
水热反应后关闭高压加热炉,停止加热,停止搅拌,炉内压强恢复到常压,反应釜及其内的葡萄糖水溶液随炉冷却至25℃;
③抽滤
将高压、高温反应后的葡萄糖水溶液置于抽滤瓶上的布氏漏斗中,用三层中速定性滤纸进行抽滤,滤纸上留存产物滤饼,废液抽至滤瓶中;
④无水乙醇洗涤、抽滤
将产物滤饼置于烧杯中,加入无水乙醇400mL,搅拌洗涤5min,成洗涤液;
将洗涤液置于抽滤瓶的布氏漏斗中,用三层中速定性滤纸进行抽滤,滤纸上留存产物滤饼,洗涤液抽至滤瓶中;
无水乙醇洗涤、抽滤重复进行10次;
⑤去离子水洗涤
将产物滤饼置于烧杯中,加入去离子水400mL,搅拌洗涤5min,成洗涤液;
将洗涤液置于抽滤瓶的布氏漏斗中,用三层中速定性滤纸进行抽滤,滤纸上留存产物滤饼,洗涤液抽至滤瓶中;
去离子水洗涤、抽滤重复进行10次;
⑥真空干燥
将产物滤饼置于石英容器中,然后置于真空干燥箱中干燥,干燥温度120℃,真空度8Pa,干燥时间240min;
干燥后得碳微球;
(3)制备氢氧化镁包覆碳微球
①配制硅烷偶联剂水溶液
量取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5mL±0.1mL,量取去离子水95mL±1mL,加入烧杯中,搅拌静置30min,使其溶解,成体积分数为5%的硅烷偶联剂水溶液;
②配制氢氧化镁浆液
称取氢氧化镁2g±0.01g,量取无水乙醇50mL±0.1mL,加入烧杯中,搅拌30min,使其混合,成氢氧化镁浆液;
③配制碳微球、无水乙醇混合液,并分散
称取碳微球0.2g±0.01g,量取无水乙醇50mL±0.1mL,加入烧杯中,搅拌30min,成碳微球乙醇混合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理工大学,未经太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625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单机袋收尘器
- 下一篇:一种同轴无沉降器气固分离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