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拓宽汽轮机抽汽利用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360162.1 | 申请日: | 2013-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731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25 |
发明(设计)人: | 冯伟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冯伟忠 |
主分类号: | F01K17/06 | 分类号: | F01K17/06 |
代理公司: | 上海旭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0 | 代理人: | 郑立 |
地址: | 200434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拓宽 汽轮机 利用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轮机抽汽利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拓宽汽轮机抽汽利用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代火力发电厂中,为了提高机组热经济性,降低机组能耗,毫无例外地均采用了回热循环,即利用已经在汽轮机作过功的蒸汽,通过给水回热加热器将回热蒸汽冷却放热来加热给水,从而提高机组循环热效率,并且,随着机组参数的提高,容量的增大,回热的级数也在不断增加,回程程度也不断完善,理论上,若级数趋于无穷,回热程度最理想,给水回热加热器的有温差不可逆换热作功能力损失也趋于零,但实际上,给水回热加热级数是很有限的。这样,以介质水为回热媒介的回热循环,由于其对抽汽的利用只局限于加热介质水上,并且回热级数也有限,故其对效率的提高也是有限的。因此,若能拓宽汽轮机抽汽的利用范畴,则能进一步挖掘电厂的节能潜力。
另外一方面,现有电厂在进入正常生产和运行后,燃烧的实际煤种往往与机组设计煤种偏离很大,水分、灰分和硫等物质的含量随着煤种的变化都有非常大的差异。而对于一台选定了设计煤种的锅炉来说,煤种的变化对锅炉的运行效率和运行安全性都有很大影响,尤其是对于一些高水分的煤种来说,制粉系统干燥出力跟不上煤种水分的变化,磨煤机出口粉温达不到设计要求,进入锅炉后不但将大大影响锅炉效率,还会影响锅炉的燃烧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拓宽汽轮机抽汽利用的方法,拓展了回热媒介,实现了更广义的回热循环,提高了机组经济性,并提高了锅炉对煤种的适应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拓宽汽轮机抽汽利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汽轮机抽汽与磨煤机出口的煤粉混合物进行换热。
具体地,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之前还包括在所述磨煤机出口上配置换热器。
具体地,步骤1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1:将所述汽轮机抽汽输入到所述磨煤机出口上的所述换热器,与所述磨煤机出口的煤粉混合物进行热交换;步骤1.2:所述煤粉混合物经热交换,温度得到提升后被送入锅炉燃烧,所述抽汽经放热后形成疏水或回汽返回热力系统。
具体地,所述磨煤机出口的煤粉混合物与所述汽轮机抽汽在所述换热器里换热后,所述煤粉混合物再由一路或多路煤粉管道送入锅炉燃烧器,所述换热器是一个或多个。
具体地,所述换热器还可以布置在所述磨煤机出口的一路或多路煤粉管道上,每路煤粉管道上的所述换热器可以是一个或多个。
具体地,所述抽汽来自汽轮机其中的一级或多级抽汽。
具体地,在步骤1.1中,所述抽汽为一级,所述换热器为多个,将一级所述抽汽依次输入多个所述换热器或并列输入多个所述换热器。
具体地,在步骤1.1中,所述抽汽为多级,所述换热器为多个,将多级所述抽汽分别输入多个所述换热器。
具体地,在步骤1.1中,所述抽汽为多级,所述换热器为多个,将其中一级抽汽依次输入部分所述换热器,其余抽汽分别输入其余所述换热器。
具体地,在步骤1.1中,所述抽汽为多级,所述换热器为多个,将其中一级抽汽并列输入部分多个所述换热器,其余级抽汽分别输入其余多个所述换热器。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
本发明的方法拓宽了汽轮机抽汽的利用范畴,以风、粉和水蒸汽混合物携带热量的形式,在其被进一步加热和干燥的同时,间接将汽轮机抽汽的热量返回到锅炉,这样使输入锅炉的热量成分发生变化,替代了一部分燃料热量,从而获得热经济效益,而同时由于汽轮机抽汽得到拓宽利用,增加了回热蒸汽量,减少了冷源损失,提高了装置的经济性。
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后,由于磨煤机的风、粉和水蒸汽混合物得到加热,相当于制粉系统的干燥出力得到明显提高,煤粉的着火点提前,燃烧条件改善,燃烧稳定性及煤粉燃尽率都得以提高,锅炉效率也得以提高;尤其是在低负荷工况下,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后,锅炉的燃烧稳定性及煤粉燃尽率都将得到明显提高。
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可适用低氧燃烧,从而降低了NOx生成及排烟损失,降低了厂用电率。
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可大大提高锅炉对煤种的适应性,煤种适应范围的扩展,将大大降低电厂的经营成本。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另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另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冯伟忠,未经冯伟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6016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