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酰肼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356946.7 申请日: 2013-08-16
公开(公告)号: CN103408454A 公开(公告)日: 2013-11-27
发明(设计)人: 许鹏飞;曹建;胡秀琴;罗永春;王瑶;徐国强 申请(专利权)人: 兰州大学
主分类号: C07C241/04 分类号: C07C241/04;C07C243/28
代理公司: 北京中恒高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9 代理人: 高松
地址: 730070 甘*** 国省代码: 甘肃;6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酰肼类 化合物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酰肼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是对现有酰肼类化合物制备方法的改良。

背景技术

酰肼类化合物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精细化学品。酰肼类化合物用途广泛,比如在医药领域,芳香族酰肼类化合物用于制备免疫抑制剂;在材料领域,己二酸二酰肼能够做涂料固化剂、水性涂料助剂,并能作为室内甲醛吸附剂;在农业科学领域,双酰肼类化合物又可作为害虫抑制剂,抑制害虫繁殖。此外,酰肼类化合物还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

目前根据文献报道,酰肼类化合物的合成主要有以下四种方法:

方法一 酰氯肼解:该方法利用酰氯与水合肼在碱存在下通过氮酰基化制备酰肼,在此方法中由于酰氯的反应活性很高,通常反应中产生N,N’-双酰基肼类副产物,从而导致反应产率与原料利用率低。如文献preparation of pivaloyl hydrazide in water(Organic Syntheses,Bryan Li等)报道了用特戊酰氯为原料,在NaOH水溶液中与水合肼反应制备特戊酰肼,水合肼用量为特戊酰氯的1.25当量,反应在冰浴中进行,产率仅为50%~55%,其反应式如下:

其次,酰氯类化合物挥发性强、毒性大、气味具有刺激性,在制备以及使用过程中需要进行严格操作。

方法二 酸酐肼解:该方法利用酸酐与水合肼反应制备酰肼,但在反应过程中同时产生等物质的量的羧酸,反应结束后需要进行产品分离纯化。参见美国专利8-Azabicyclo[3.2.1]octane-base compounds, preparation and utility of CCR5 inhibitors and use in the treatment of infections(Pub.No:US 2008/0146605 A1),其化学反应式如下:

方法三 肼-羧酸盐高温脱水:该方法利用羧酸与肼反应生成盐,然后高温脱水制备酰肼,该过程需要在高温下进行。在高温下生成的酰肼会通过分子间缩合形成高沸点、低溶解性的四嗪类化合物,产品分离纯化十分困难。如文献Designing nickel phthalocyanine periphery by alkyl chain via [1,3,4]-oxadiazole(Journal of Coordination Chemistry,M.N.K. Harish等)报道了用辛酸乙酯为原料,在甲醇溶液中与水合肼反应制备辛酰肼,水合肼用量为辛酸乙酯的4当量,高温回流12小时,产率仅为68%。其反应式如下:

方法四 酯的肼解:酯类化合物通过肼解制备酰肼是一种常用的方法,但是目前报道的制备方法中为了保证产品产率,需要大大过量的水合肼(一般用量大于酯的3当量)和较长的反应时间,有时还需要加入反应溶剂。如文献 Dynamic Combinatorial Libraries Constructed on Polymer Scaffolds(Organic Letters,David A. Fulton)报道了用己酸甲酯为原料,在甲醇溶液中与水合肼反应制备己酰肼,水合肼用量为己酸甲酯的10.6当量,反应时间4天,产率为81%。水合肼属于强还原性、易爆、有毒化合物,工业生产中大量使用有较大风险,并且造成环境污染。其反应式如下:

如果水合肼用量较少,反应产率会大大下降,如文献Synthesis and In Vitro Leishmanicidal Activity of Some Hydrazides and Their Analogues(Bioorganic & Medicinal Chemistry,Khalid Mohammad Khan,Maimona Rasheed等)报道了相同的用己酸甲酯制备己酰肼的方法,水合肼用量为己酸乙酯的1.3当量,反应5小时,产率仅为68%。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对现有酯肼解制备酰肼类化合物的方法进行改良,提供一种产率高、安全风险小的酰肼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酰肼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酯和水合肼加入反应器,加热回流0.5~2h后,进行反应分馏或反应精馏,控制馏出物为醇类化合物和水,反应完成后,减压蒸馏得到酰肼类化合物。

进一步,所述酯和水合肼的摩尔比为1:(1~1.5)。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大学,未经兰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5694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