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顶盖天窗逃生系统的装配及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48937.3 | 申请日: | 2013-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073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刘铁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铁龙 |
主分类号: | B60J7/00 | 分类号: | B60J7/00;B60R2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1 | 代理人: | 王滨生 |
地址: | 471000 河南省洛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顶盖 天窗 逃生 系统 装配 使用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逃生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汽车顶盖天窗逃生系统的装配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客车是一种乘员密集的公共场所,车厢内乘员呼吸释放出的二氧化碳、吸烟造成的大量有害气体以及发动机排放渗入车厢的有害气体等,造成车厢空气严重污染,对乘员身体健康危害很大,因此,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现行大客车顶部毫无例外地装设通风窗,2003年冬在洛阳至伊川公路上曾发生过如下事故;清晨一辆面包车停在半路上,被人发现时见车内十几名乘客连同驾驶员均己昏迷,打开车窗后发现车内有严重的污气异味,经查系发动机废气渗入车厢造成车内人员慢性中毒昏迷。究其原因,是由于天气寒冷,坐在车窗旁的乘客怕冷而不愿开窗换气,导致车厢内废气积累一氧化碳中毒,因此,客车的车顶通风窗始终保持畅开是非常重要的。
随着市场经济活动的日益活跃,车辆超载而且行驶速度不断提高,近年来,不断发生客车翻车事故,由于车辆侧翻时车门被压住或已产生变形,无法利用,而车厢侧壁的车窗则一面朝天,一面触地,幸存者很难找到适当出口逃离,造成更多不必要的人员伤亡,例如,2001年冬季在河南省南阳路段曾发生过大客车翻车事故,由于汽车顶盖天窗只具备通风换气功能,紧急情况下不能成为逃生的安全出口,乘员很难迅速逃出车厢,导致许多人被毒烟熏死,个别顶盖天窗具备成为逃生窗口的条件,但操作复杂,紧急情况下难以快速将顶盖天窗打开成为逃生的安全出口。如果予先在汽车顶盖天窗与支杆之间安装有脱离装置,当紧急情况发生时,只需用力一推就可将顶盖天窗与支杆分离,天窗口就成为逃生的安全出口,车辆无论朝哪个方向侧翻,则顶部出口均处于侧面位置,很易于人员逃离,这样可以避免更多的人员伤亡。
专利申请号为97213928.1公布的一种通用换气顶窗,紧急情况下不能成为逃生窗口,影响乘员逃生。
鉴于上述原因,现有的顶盖天窗装置需要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汽车顶盖天窗逃生系统的装配及使用方法,当紧急情况发生时,天窗口就成为逃生的安全出口,车辆无论朝哪个方向侧翻,则顶部出口均处于侧面位置,很易于人员逃离,可避免更多的人员伤亡。
本发明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顶盖天窗逃生系统的装配及使用方法,是由:上体,伸展腔,上接口,S形弹簧片,弹簧卡头,弹簧颈,下体,下接口,连接颈,逃生球,焊接边构成;上体与下体为圆柱体,上体的顶端与下体的底端各加工为焊接边;上体内加工为伸展腔,上体内伸展腔的下方加工为上接口,并将上接口的内壁打磨光滑;下体上方加工为圆柱体下接口,将下接口的外壁打磨光滑,上接口与下接口对应套合。
上体内的两侧对称安装S形弹簧片;下接口的上方安装连接颈,连接颈的上方安装逃生球。
S形弹簧片的上部为弹簧卡头,中部弯曲部位为弹簧颈,弹簧卡头与逃生球对应卡紧,弹簧颈与连接颈对应卡紧。
S形弹簧片的劲度系数为10000牛/米。
上体与下体受到大于500牛的拉力时,S形弹簧片受力伸长,逃生球与S形弹簧片脱离。
上体顶端的焊接边与汽车顶盖天窗对应焊接,下体底部的焊接边与顶盖天窗的支撑杆对应焊接。
上体和下体受到拉力后,逃生球向下对弹簧颈和弹簧卡头施加压力,弹簧颈和弹簧卡头向上对连接颈和逃生球施加反作用力,弹簧颈和弹簧卡头受力后,沿连接颈的弧形面和逃生球的球面将力向S形弹簧片的上方和下方传递,S形弹簧片在伸展腔内受力伸展,当拉力大于500牛时,逃生球通过并脱离弹簧颈,上接口与下接口分离,上体与下体分离,当顶盖天窗上焊接的上体与支撑杆上焊接的下体都处于分离状态时,天窗口就成为可以逃生的安全出口;顶盖天窗的上体与支撑杆的下体受到大于500牛的压力时,逃生球通过弹簧颈,进入弹簧卡头,并被两片弹簧卡头卡紧,上接口与下接口对应套合,上体和下体连为一体,顶盖天窗恢复正常的通风换气功能。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本发明安装在支撑杆与顶盖天窗之间,当险情发生时,只需用力一推使支撑杆与顶盖天窗分离,天窗口就成为逃生的安全出口,车辆无论朝哪个方向侧翻,则顶部出口均处于侧面位置,很易于人员逃离,这样可以避免更多的人员伤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铁龙,未经刘铁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4893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调节坡度的卸货平台系统的装配及使用方法
- 下一篇:一种无线鼻用治疗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