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散状物料装船计量控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47291.7 | 申请日: | 2013-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995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陈虹;陈海燕;李剑;刘国华;吴红军;易懿;年静;李鹏;张海云;杨远芳;方国庆;章转华;周新平;孙伟;陈刚;陈明业 | 申请(专利权)人: | 蚌埠日月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418 | 分类号: | G05B19/418 |
代理公司: | 蚌埠鼎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4102 | 代理人: | 张建宏 |
地址: | 23301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物料 装船 计量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量控制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散状物料装船计量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散装水泥主要通过轮船运输,传统的装船方式是,先将水泥装入罐车,然后将罐车开到汽车衡上进行称量,最后将水泥罐车开到码头,将罐内的水泥卸入停靠在码头的运输船。上述现有的这种计量方式虽然能够较准确地对水泥进行发货计量,但存在的不足是:在给罐车装料以及卸料的过程中,会扬起大量的粉尘,对周边环境造成很大污染;其次,由于要用到罐车中转,必然增加了企业的发货成本;最后,由于罐车装载量小,罐车循环反复作业,大大增加了水泥的发货时间。为克服上述不足,目前大多采用在码头设置料仓,由料仓直接对运输船进行装船。为计量料仓发料量,目前采用的一种方式为:在料仓的底部设置称重传感器,将称重传感器与称重显示控制仪相接,通过称重传感器及称重显示控制仪,计量由料仓向运输船的发料量。这种计量方式能够较准确地对单个料仓的发料量进行计量,但存在的不足是:只能对单个料仓实现装船及进料的单独计量,无法实现对多个料仓轮番装船、进料的统一计量及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状物料装船计量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可对运输船进行发货计量,它与控制各料仓加料、排料的控制系统相结合,可以不间断实现加料、排料。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方案:散状物料装船计量控制装置,它具有一柜体,柜体内装有电源插座、UPS电源、装有以太网网关的计算机,柜体的面板上装有一台显示器及两台以上的称重显示控制仪,各称重显示控制仪的输出端通过CANBUS总线与以太网网关相连,UPS电源的输入端与电源插座相连,UPS电源的输出端与计算机的电源输入端相连,计算机与有显示器相连。
将各称重显示控制仪的输入端分别与每一料仓的称重传感器相接,将以太网网关的通讯控制输出端与控制各料仓加料、排料的控制系统相接,各称重显示控制仪可分别独立地对单个料仓内的物料量进行实时检测,并通过CANBUS总线将数据发送给计算机;通过计算机发出指令给控制各料仓加料、排料的控制系统,可实现多个料仓轮番装船、进料。可见,本发明提供的散状物料装船计量控制装置可准确的实现多个料仓轮番装船、进料的控制。
本发明结构合理,计量、控制准确,它可大大提高散装物料连续发运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原理框图及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及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参见图1
本发明提供的散状物料装船计量控制装置具有一柜体1,柜体1内装有电源插座2、UPS电源3、装有以太网网关的计算机4,柜体1的面板上装有一台显示器5及四台称重显示控制仪9,计算机4的型号为台湾研华IPC610H,计算机4具有的键盘4a和鼠标4b放置在柜体1的台面上。柜体1的面板上还装有电源指示灯7和UPS电源指示灯8。柜体1上端还搁置有打印机6。
参见图2
各称重显示控制仪的输出端通过CANBUS总线与以太网网关相连,UPS电源的输入端与电源插座相连,UPS电源的输出端与计算机的电源输入端相连,计算机与显示器相连。电源指示灯与电源插座相连,UPS电源指示灯与UPS电源相连。打印机与计算机相连。
本发明提供的散状物料装船计量控制装置在使用时,各称重显示控制仪的输入端分别与每一料仓的称重传感器的接线盒相接,以太网网关的通讯控制输出端与控制各料仓加料、排料的控制系统相接。
由图1、图2可见,四台称重显示控制仪9分别独立地对四个料仓的重量进行实时检测,通过CANBUS总线将数据发送给计算机4;计算机4可通过以太网网关发出指令给控制各料仓加料、排料的控制系统,实现对四个料仓进料、放料进行控制。计算机4根据用户输入的发料单内容生成发料任务文件,进一步根据此文件内容,在称重显示控制仪9、料仓传感器的参与下,控制料仓的轮流进料、放料,最终达到以静态称重、连续给料的方式对散装水泥进行发料、计量,同时根据计量的结果进行统计、查询、打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蚌埠日月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蚌埠日月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4729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滴灌管
- 下一篇:铝板带轧制工艺过程控制系统的通讯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