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湿法磷酸循环水去除磷铵循环水异味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41675.8 | 申请日: | 2013-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957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孙立田;姜振胜;徐志强;夏天庆;苏小林;原航辉;周晶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石油化学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大峪口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25/18 | 分类号: | C01B25/18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关畅;王春霞 |
地址: | 10001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湿法 磷酸 循环 去除 异味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湿法磷酸循环水去除磷铵循环水异味的方法。
背景技术
以湿法磷酸为原料,料浆法生产磷铵工艺中,在湿法磷酸及上游选矿工序中,选矿浮选剂、磷酸阻垢剂、消泡剂与磷酸中的杂质在复杂的化学过程中形成复杂的化合物。这些物质在氨化后形成一种挥发性恶臭味,并在磷铵装置中由中和二次蒸汽和浓缩三次蒸汽夹带进入循环水系统,散发到空气中,产生“异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湿法磷酸循环水去除磷铵循环水异味的方法,本发明解决了独立循环水系统有异味的问题,并运行稳定,不仅解决了空气污染问题,同时降低了电和工艺水等能源物质。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利用湿法磷酸循环水去除磷铵循环水异味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磷铵装置中产生的中和二次蒸汽和浓缩系统三次蒸汽输入至混合冷凝器中,在所述混合冷凝器中被从磷酸循环水给水池泵送的水洗涤,经洗涤后的水输入至磷酸循环水系统的热水池,然后热水池中的水泵入至磷酸循环水系统凉水塔;经所述磷酸循环水系统凉水塔冷却后输入至所述磷酸循环水系统给水池;
所述磷酸循环水系统给水池中的水泵送至所述混合冷凝器和湿法磷酸浓缩系统中;所述湿法磷酸浓缩系统中的水泵送至所述热水池中;
所述方法用于磷铵装置和湿法磷酸装置的循环水处理。
上述的方法中,所述磷酸循环水系统给水池的水输送至混合冷凝器中对磷铵中和二次蒸汽和浓缩三次蒸汽进行洗涤,至此,完成一个水循环。
上述的方法中,所述混合冷凝器内的温度可为75℃~85℃,工作压力可为-0.05MPaG~-0.1MPaG。
上述的方法中,所述混合冷凝器可采用玻璃钢衬胶制成。
上述的方法中,所述方法中的输送管路可采用玻璃钢衬胶制成。
本发明是基于以下原理和试验得到的:产生“异味”的物质由上游选矿和磷酸装置带入,但是在上游湿法磷酸装置的循环水系统却没有产生异味,其磷酸装置循环水系统和磷铵装置循环水系统的区别在于磷酸装置的循环水为酸性,而磷铵装置循环水为中性。为了进一步确定解决方法,试验分别以普通中性工艺水、pH值为1.5的酸性水和pH值为9.0的碱性水对磷铵装置的中和二次蒸汽和浓缩系统三次蒸汽进行洗涤。试验证明,在中性和碱性的洗涤条件下,会散发出“异味”,而在酸性洗涤条件下,不会散发出“异味”。针对上述情况,提出了取消磷铵装置独立循环水系统,将磷铵装置和湿法磷酸装置共用一个循环水系统的方法,即本发明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取消了磷铵装置独立的循环水系统,并充分利用湿法磷酸装置的循环水系统,经过长时间的运行观察,该方法稳定,循环水系统未出现过异味现象,彻底解决了磷铵装置循环水系统异味的问题,同时节约了水电,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述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
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按照图1所示的流程去除磷铵循环水的异味。
首先将磷铵装置中产生的中和二次蒸汽和浓缩系统三次蒸汽汇合后输送至混合冷凝器中,其中,该混合冷凝器内的温度为80℃,压力-0.05MPaG,且其由玻璃钢衬胶制成。蒸汽在混合冷凝器中被从磷酸循环水系统给水池泵送来的水洗涤,并在混合冷凝器中形成一定的真空度;然后洗涤后的水泵送至磷酸循环水系统的热水池,在热水池中降温至45℃以下,然后继续泵入至磷酸循环水系统的凉水塔中。在该磷酸循环水系统的凉水塔中经冷却后泵入至磷酸循环水系统给水池中。该磷酸循环水系统给水池中的水温降至35℃以下被泵送至混合冷凝器和湿法磷酸浓缩系统中,而湿法磷酸浓缩系统中的水泵送至磷酸循环水系统的热水池中。该方法中,输送水的管路均是由玻璃钢衬胶制成的。
经过上述过程,去除了磷铵循环水的异味,现场空气中无异味(随机抽选10个人,对传统方法的磷铵循环水和经本发明的方法处理后的循环水的异味进行对比;经对比,经本发明处理后,现场空气中没有异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石油化学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大峪口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石油化学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大峪口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4167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