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β-全氟烷基烯胺酮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41072.8 | 申请日: | 2013-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963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万小兵;时二波;杜鹏;姜捷文;王宏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C225/16 | 分类号: | C07C225/16;C07C221/00;C07C255/58;C07C253/30;C07C225/22;C07D295/104;C07D211/62;C07D213/74;C07D295/205;C07D295/185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陶海锋 |
地址: | 21512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烷基 烯胺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氟类有机化合物的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β-全氟烷基烯胺酮的催化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含氟化合物是非常重要的一类有机化合物,由于其特殊的性质,广泛应用于医药、农药和材料等的合成中。β-全氟烷基烯胺酮作为氟化物中的一类,它具有生理活性,也是非常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
由于β-全氟烷基烯胺酮是一类多官能团化合物,在制备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β-全氟烷基烯胺酮的制备方法较少,都是经过多步反应才能得到目标产物。
M.A. Kurykin等人利用FITS(RF I(Ph)OSO2 CF3)与烯醇硅醚在吡啶的作用下生成α-全氟烷基酮,进而在碱的作用下与二级胺反应制备得到β-全氟烷基烯胺酮(M.A. Kurykin, I.M. Vol'pin, L.S. German. J. Fluorine Chem. 1996, 80, 9);Charles Portella等人报道了全氟烷基碘与酰基硅烷先在甲基锂作用下与-78℃反应生成烯醇硅醚,再与二级胺反应制备β-全氟烷基烯胺酮的方法(Pascale Doussot , Charles Portella. J. Org. Chem. 1993, 58, 6675);Wei-Yuan Huang课题组报道了N-芳基全氟烷基亚胺碘化合物与α甲基酮在氢化钠作用下制备β-全氟烷基烯胺酮的方法(Hong-Bin Yu,Wei-Yuan Huang. J. Fluorine Chem. 1997, 84, 65);In Howa Jeong等人报道了炔丙基锂与Weinreb酰胺及二级胺或格式试剂作用下制备β-全氟烷基烯胺酮的方法,其反应温度都低于0℃(In Howa Jeong, Sung Lan Jeon, Yong Ki Min, Bum Tae Kim.Tetrahedron Lett. 2002, 43, 7171;In Howa Jeong, Sung Lan Jeon, Myong Sang Kim, Bum Tae Kim. J. Fluorine Chem. 2004, 125, 1629);Zouaoui Emna等人报道了利用β-全氟烷基-β-氯代烯酮与二级胺在室温下作用制备β-全氟烷基烯胺酮的方法(Zouaoui, Emna; Rezgui, Farhat; Mohamed Moncef EL Ga?ed . J. Chem. Research, 2004, 811);Oded Yarden等人报道了三氟乙氰类化合物在叔丁醇钠作用下制备β-全氟烷基烯胺酮的方法(Gary Gellerman, Natali Pariente, Zahi Paz, Anat Shnaiderman and Oded Yarden. J. Agric. Food Chem. 2009, 57, 8303)。
现有方法能够制备β-全氟烷基烯胺酮,但都有很大的局限性:反应原料不易得,底物范围比较窄,反应条件苛刻;此外,目前所有方法都是经过多步反应才能得到目标产物β-全氟烷基烯胺酮,这大大增加了反应的复杂性,限制了反应的实用性。
因此寻找一种原料来源简单、低成本、高效率、底物范围广、操作简便的制备方法以有效合成β-全氟烷基烯胺酮是很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原料来源简单、操作简便的制备方法,以简单、安全的制备β-全氟烷基烯胺酮。
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制备β-全氟烷基烯胺酮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以苯乙烯衍生物、胺与全氟卤化物为反应物,以乙酰丙酮钴(Ⅱ)或者乙酰丙酮铜(Ⅱ)为催化剂,以过氧叔丁醇为氧化剂,以三乙烯二胺为添加剂,在有机溶剂中通过三组分反应得到产物β-全氟烷基烯胺酮;
所述苯乙烯衍生物的结构式为: 或者,式中,R选自:氢、甲基、叔丁基、甲氧基、氰基、C1~C6的酯基、硝基、酰胺基、卤素、三氟甲基、叔丁氧羰基保护的氨基中的一种;
所述胺选自以下结构式所表示的化合物中的一种,其中n为1~8:
、、、、、、、、、、、、、;
所述全氟卤化物为CF3(CF2)mI或者CF3(CF2)mBr,其中m为1~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未经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4107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塑料制品端面偏心打孔治具
- 下一篇:伺服回转加工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