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轴齿轮的滚齿工装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40121.6 | 申请日: | 2013-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815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06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志;白国梁;陶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天海同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F23/06 | 分类号: | B23F23/06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11 | 代理人: | 李震勇 |
地址: | 301600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齿轮 工装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滚齿加工的工装夹具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轴齿轮的滚齿工装。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滚齿方法为将一根毛坯棒料(二~三个行星齿轮的长度),滚齿加工后再进行切断工序。此方法的不足之处在于,需要预留出一段棒料来夹紧工件,造成材料的浪费;由于后序还要切断加工,给加工成本也带来了增加;同时棒料太长,滚齿精度不易保证。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轴齿轮的滚齿工装。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轴齿轮的滚齿工装,包括:机床本体、内设阶梯孔的圆锥形定位座、下顶尖机构、上顶尖,所述内设阶梯孔的圆锥形定位座固接在所述机床本体上,所述下顶尖机构设置在所述内设阶梯孔的圆锥形定位座中的阶梯孔内,所述上顶尖与所述下顶尖机构同轴心配合设置,锥面尖端相对。
进一步的,还包括蝶形弹簧,所述蝶形弹簧设置在所述下顶尖机构的下端面和机床本体的上端面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下顶尖机构包括第一阶梯部分、第一个阶梯式限位结构、第二阶梯部分、第三阶梯部分、下顶尖,所述第二阶梯部分、第三阶梯部分与所述内设阶梯孔的圆锥形定位座内的阶梯孔对应部分间隙配合,所述第一阶梯部分的上端面与所述内设阶梯孔的圆锥形定位座的第一阶梯孔上端面接触,所述第一阶梯部分的下端面与所述蝶形弹簧的上端面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内设阶梯孔的圆锥形定位座的上端面上设置数个端面齿。
进一步的,所述端面齿数量为6个以60°均布在所述内设阶梯孔的圆锥形定位座的上端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端面齿横截面为圆锥形,尖端向上。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传统的卡箍卡紧工件带动工件转动改为用端面齿带动工件转动,不再需要预留出一段棒料,节省了成本,减少了加工工序,由于不在采用长棒料,滚齿精度亦能保证。
附图说明
图1是该发明的装配后截面图;
图2是下顶尖机构主视图;
图3是下顶尖机构的上端面局部图。
图中:
1-机床本体;2-蝶形弹簧;3-内设阶梯孔的圆锥形定位座;4-下顶 尖机构;5-工件;6-上顶尖;41-第一阶梯部分;42-第一个阶梯式限位结构;43-第二阶梯部分;45-第三阶梯部分;46-下顶尖。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所示一种轴齿轮的滚齿工装包括:机床本体1、内设阶梯孔的圆锥形定位座3、下顶尖机构4、上顶尖6,所述内设阶梯孔的圆锥形定位座3固接在所述机床本体1上,所述下顶尖机构4设置在所述内设阶梯孔的圆锥形定位座3中的阶梯孔内,所述上顶尖6与所述下顶尖机构4同轴心配合设置,锥面尖端相对。还包括蝶形弹簧2,所述蝶形弹簧2设置在所述下顶尖机构4的下端面和机床本体1的上端面之间。所述下顶尖机构4包括第一阶梯部分41、第一个阶梯式限位结构42、第二阶梯部分43、第三阶梯部分45、下顶尖46,所述第二阶梯部分43、第三阶梯部分45与所述内设阶梯孔的圆锥形定位座3内的阶梯孔对应部分间隙配合,所述第一阶梯部分41的上端面与所述内设阶梯孔的圆锥形定位座3的第一阶梯孔上端面接触,所述第一阶梯部分41的下端面与所述蝶形弹簧2的上端面接触。所述内设阶梯孔的圆锥形定位座3的上端面上设置数个端面齿。所述端面齿数量为6个以60°均布在所述内设阶梯孔的圆锥形定位座3的上端面上。所述端面齿横截面为圆锥形,尖端向上。
该发明具体实施时,将工件5上下端面的顶尖孔对准上顶尖6和下顶尖机构4的下顶尖46。开启压紧,上顶尖6下移压紧工件5,受到压力作用后下顶尖46在竖直方向上有1mm-2mm下移。圆锥形定位座3上的端面齿尖端压入工件5下端面内,保证在滚齿过程当中工装与工件的摩擦力加强。滚齿工序开始后,工装随主机轴开始旋转进行滚齿加工。端面齿保证了旋转过程中工件与工装的位置无相对变化,提高加工精度。滚齿工序完成后,上顶尖6上移,蝶形弹簧2使下顶尖46恢复初始位置。
以上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发明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天海同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天海同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4012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FPC补强板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扩孔成型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