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人机的避障方法及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34960.7 | 申请日: | 2013-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652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祖伟;陈艳红;常红星;范国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5D1/10 | 分类号: | G05D1/1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宋焰琴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人机 方法 及其 装置 | ||
1.一种基于人类避障行为的无人机避障方法,其包括:
步骤1、实时探测并判断无人机前进方向上是否存在障碍物及突发威胁;如果存在,转向步骤2;否则转向步骤5;
步骤2、如果存在障碍物或突发威胁,则建立所述障碍物或突发威胁所在的障碍区,并根据所述障碍区中离无人机最近的障碍边建立避碰行为区;
步骤3、如果无人机进入所述避碰行为区,则根据所述最近的障碍边计算避障速度矢量;所述避障速度矢量包括无人机避障速度以及避障航向;
步骤4、根据所计算得到的避障速度矢量,计算无人机前进的步长;
步骤5、如果没有探测到任何的障碍物或者突发威胁,则根据目标位置计算目标引导速度矢量,并根据该目标引导速度矢量计算前进的步长;
步骤6、判断是否到的目标,如果没有到达,则转步骤1;否则结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避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通过如下方法建立障碍区:将障碍物近似为矩形区域作为所述障碍区,该障碍区用障碍物的左上顶点和右下顶点来表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避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如下建立避碰行为区:将所述障碍区离无人机最近的障碍边外扩安全距离阈值τ,再将τ区域外扩一定范围,得到的连通区域[τ,τ+Disaction]作为无人机的避碰行为区;其中,Disaction=Vcurrent·π/θmax,Vcurrent为无人机当前速度的大小,θmax为无人机的最大转弯角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避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无人机避障速度为无人机的当前行驶速度,所述避障航向如下计算:
其中,θavoidcollision为避障航向,xf为到障碍区离无人机最近的障碍边L0的平行逆时针方向;xe为航向控制常量,满足xe∈(0,π/2],ε为无人机当前位置Positioncurrent到所述障碍区离无人机最近的障碍边L0的垂直距离;无人机当前位置点在障碍区最近边L0的左侧时,ρ=1;无人机当前位置点在障碍区最近变L0的右侧时,ρ=-1;k为航向调整速率参数,k≥1且为奇数。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人机避障方法,其特征在于,k=3,xe=π/6。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人机避障方法,其特征在于,τ=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3496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