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角度可变式车辆前风窗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34256.1 | 申请日: | 2013-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196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郭超;赵行阳;戴礼强;邹凌华;吴成明;冯擎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J1/04 | 分类号: | B60J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汇东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1 | 代理人: | 范晓斌;郭海彬 |
地址: | 317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角度 可变 车辆 前风窗 | ||
1.一种角度可变式车辆前风窗,包括前风窗框(1)和由所述前风窗框(1)支承的前风窗玻璃(2),所述前风窗框(1)具有上边框、下边框和相对的两个侧边框,所述前风窗玻璃(2)具有相对的上缘(201)和下缘(202)、相对的两个侧缘(203)以及朝向车辆内部的内侧面和朝向车辆外部的外侧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风窗玻璃(2)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前风窗框(1)内,以允许改变所述前风窗玻璃(2)相对于水平面的迎风角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度可变式车辆前风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所述前风窗玻璃(2)与所述前风窗框(1)的连接处所设置的密封结构,所述密封结构构造成在所述前风窗玻璃(2)转动时保持所述前风窗玻璃(2)与所述前风窗框(1)的密封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角度可变式车辆前风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转轴(3),其转动轴线沿所述车辆的横向基本水平地延伸,所述转轴(3)与所述前风窗玻璃(2)固定连接并且可转动地连接至所述前风窗框(1);
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转轴(3)转动,并由所述转轴(3)带动所述前风窗玻璃(2)基本上绕所述转动轴线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角度可变式车辆前风窗,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3)具有主体部(301)以及分别位于所述主体部两侧的端部(302);所述主体部(301)与所述前风窗玻璃(2)的内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端部(302)可转动地连接至所述前风窗框(1)。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角度可变式车辆前风窗,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
具有电机轴(401)的电机(4);
设置在所述电机轴(401)上的主动齿轮(5);和
与所述转轴(3)固定连接并与所述主动齿轮(5)啮合的从动齿轮(6)。
6.根据权利要求3-5中任一项所述的角度可变式车辆前风窗,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3)邻近于所述前风窗框(1)的所述上边框或邻近于所述前风窗玻璃(2)的所述上缘(201)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角度可变式车辆前风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前风窗框(1)的所述下边框处的滑轨(7),沿着所述前风窗玻璃(2)的转动方向在所述滑轨(7)上成形有多个限位槽(701);
其中,在所述前风窗玻璃(2)转动时,其下缘(202)能够沿着所述滑轨(7)移动,并能够被保持在所述多个限位槽(701)之一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角度可变式车辆前风窗,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7)由弹性材料制成,并且,每一所述限位槽(701)由所述滑轨(7)中相邻的两个限位凸起(702)限定;其中,所述限位凸起(702)的纵向截面基本上为顶部为弧形面的梯形,所述前风窗玻璃(2)的所述下缘(202)基本上为顶部为弧形面的倒梯形。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角度可变式车辆前风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结构包括:
连接在所述前风窗框(1)的所述上边框与所述前风窗玻璃(2)的所述上缘(201)之间的密封条(8),所述密封条(8)具有朝向前风窗玻璃(2)的凹形槽,所述前风窗玻璃(2)的上缘(201)插入到所述凹形槽内;
连接在所述前风窗框(1)的所述侧边框与所述前风窗玻璃(2)的所述侧缘(203)之间的柔性或弹性的带状密封件(801);和
密封挡片(9),所述密封挡片(9)的顶端邻近于所述前风窗玻璃(2)的下缘(202)而固定连接至所述前风窗玻璃(2)的所述外侧面,所述密封挡片(9)的底端抵靠所述滑轨(7),所述密封挡片(9)的长度及其与所述前风窗玻璃(2)之间的角度设置成当所述前风窗玻璃(2)的下缘(202)处于一个限位槽(701)内时,所述密封挡片(9)的底端也同时处于另一个限位槽(701)内。
10.根据权利要求3-9中任一项所述的角度可变式车辆前风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传感器,用于检测车辆所处环境的风相关参数;
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风相关参数控制所述驱动装置将所述前风窗玻璃(2)转动至与所述风相关参数相适合的迎风角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3425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变压器油快速取样装置
- 下一篇:洪灾救生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