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熔模铸造蜡件粘结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34246.8 | 申请日: | 2013-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946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邵莉;包学春;刘成刚;高思宝;魏金伟;冯景茹;胡杰;赵金梅;王立新;王更生;徐贵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家庄盛华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1/20 | 分类号: | B22C1/2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新世纪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0 | 代理人: | 董金国;徐瑞丰 |
地址: | 0508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铸造 粘结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粘结剂,具体涉及一种熔模铸造蜡件粘结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熔模铸造行业,对内腔复杂的产品设计蜡件成型时,经常需要设计成分体结构,然后分别生产,并采取粘接的方式进行组合。拼合蜡件各部分时,一般采用的粘结剂有502胶水、凡士林和粘结蜡。其中502胶水,虽然价格便宜,采购便捷,但是不易涂抹均匀,使蜡件每个部位完全粘合,未完全粘结的位置,容易出现缝隙;502胶水干后,容易起“白皮”,增加修蜡难度和工作量,且脱蜡后污染蜡液。凡士林粘合效率高,但粘结力较小,容易造成粘合不牢;同时凡士林油性大,浆液不易涂挂。上述两种粘结剂均为一次性使用,无法回收,同时对蜡液有一定的污染。市场上销售的粘结蜡,其粘结效果最好,但价格昂贵,增加生产成本,不利于节能降耗。
有鉴于此,需要发明一种成本低廉、粘结效果好的粘结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粘结效果好,效率高、成本低廉、制备简单的熔模铸造蜡件粘结剂及其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熔模铸造蜡件粘结剂,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熔模铸造蜡件粘结剂,其包括以下重量比的原料:
蜡料:煤油为1:0.8-1.3。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蜡料:煤油为1:1。
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上述熔模铸造蜡件粘结剂的制备方法,具体方案包括以下步骤:
(1)称取上述重量份蜡料及煤油;
(2)将蜡料放入锅内,进行加热,熬煮,将蜡内的水分蒸发完全,停止加热;
(3)将煤油缓缓加入熬好的蜡液中,一边加入一边进行搅拌,搅拌均匀;
(3)放凉即得。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煤油和蜡料的重量比为1:1。
本发明中的蜡料可以为熔模铸造常用蜡料,比如162回收蜡料。由于粘结剂与蜡模采用同种蜡料,可以避免对蜡模料的污染,并且方便回收。
本发明在制备粘结剂时,需要将蜡料中的水分蒸发干净,因此可以根据火候的不同,适当延长或减少加热时间。
本发明中的煤油是必须的,经无数次试验尝试,其他油均不能达到本发明想要的效果,例如汽油和柴油无法与蜡料互溶。
本发明中蜡料与煤油的重量比尤为重要,并不是所有比例均可以完成本发明,蜡料过多,煤油过少,会使粘结剂变硬,粘结有效性降低,起不到粘结蜡模的作用。蜡料过少,煤油过多会使粘结剂变稀,也会减弱粘结剂的粘性。经过无数次筛选,完成本发明所需的原料重量比。
本发明取得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所提供的熔模铸造蜡件粘结剂解决了常用粘结剂粘结不牢,价格昂贵,污染蜡液的问题。其使用方便,成本低廉,能将拼合蜡件各部位完全粘合,不出现缝隙,粘合后不开裂,蜡件脱蜡后粘结剂不污染蜡液。且本发明所提供的熔模铸造蜡件粘结剂制备方法简单。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称取500g的162回收蜡料,放入平底锅内,进行加热,熬煮12min,将蜡内的水分蒸发完全,然后停止加热。随后称量500g煤油,缓缓加入熬好的蜡液中,一边加入一边进行搅拌,搅拌均匀;最后,放凉即可使用。
实施例2
称取500g的162回收蜡料,放入平底锅内,进行加热,熬煮12min,将蜡内的水分蒸发完全,然后停止加热。随后称量400g煤油,缓缓加入熬好的蜡液中,一边加入一边进行搅拌,搅拌均匀;最后,放凉即可使用。
实施例3
称取500g的162回收蜡料,放入平底锅内,进行加热,熬煮12min,将蜡内的水分蒸发完全,然后停止加热。随后称量650g煤油,缓缓加入熬好的蜡液中,一边加入一边进行搅拌,搅拌均匀;最后,放凉即可使用。
对比例 1
将按照实施例1-3所制备的熔模铸造蜡件粘结剂,分别与502胶水、凡士林和粘结蜡对同一批蜡件进行分别涂抹粘结,每组粘结10个蜡模,对粘结后的各组蜡模进行统计分析,观察缝隙率、并用悬挂重物的方法进行粘结力测试、对蜡模有无污染,具体见表1:
表1 分析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家庄盛华企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石家庄盛华企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3424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转录因子结合位点识别方法
- 下一篇:5‑卤代吡唑甲酰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