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氧化聚乙烯醇及其固相改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23827.1 | 申请日: | 2013-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503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朱谱新;芦燕;胡晓;孔钦明;荆蓉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F16/06 | 分类号: | C08F16/06;C08F8/06;D06M15/11;D06M15/327;D06M101/06 |
代理公司: | 成都科海专利事务有限责任公司 51202 | 代理人: | 唐丽蓉 |
地址: | 610207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氧化 聚乙烯醇 及其 改性 方法 | ||
1.一种氧化聚乙烯醇的固相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先将聚乙烯醇溶胀,并使氧化试剂扩散进入聚乙烯醇本体,然后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升温反应即可完成对聚乙烯醇的固态氧化变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化聚乙烯醇的固相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具体的工艺步骤和条件如下:
(1)将6.0~17.0份pH为2.0 ~10.0的水和10~20份氧化试剂加入100份聚乙烯醇中,于常温~50℃下搅拌溶胀0.5~4小时;
(2)加入0.3~0.6份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的催化剂,升温至50~70℃搅拌反应2~4小时,于≤95℃下真空干燥至含水率<10%,
以上各物料的份数均为质量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氧化聚乙烯醇的固相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所用的氧化试剂为双氧水或次氯酸钠溶液。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氧化聚乙烯醇的固相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所用的催化剂为硫酸铜、氯化铜或硫酸亚铁中的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氧化聚乙烯醇的固相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所用的催化剂为硫酸铜、氯化铜或硫酸亚铁中的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氧化聚乙烯醇的固相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所用的聚乙烯醇的聚合度≥1700、醇解度≥88%。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氧化聚乙烯醇的固相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所用的聚乙烯醇的聚合度≥1700、醇解度≥88%。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氧化聚乙烯醇的固相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第(1)步是于常温下溶胀1~3小时。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氧化聚乙烯醇的固相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第(1)步是于常温下溶胀1~3小时。
10.一种由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得到的氧化聚乙烯醇,该氧化聚乙烯醇用凝胶色谱分析的重均分子量为7.03×103~4.14×104,红外光谱图上在1717 cm-1处显示有羧基和羰基的吸收峰,其粘度为4.0~10.0 mPa·s,羧基含量1.50%~2.53%,羰基含量2.55%~3.4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2382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