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移动终端的条形码识别方法及移动终端在审
申请号: | 201310323668.5 | 申请日: | 2013-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661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胡志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7/10 | 分类号: | G06K7/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616 上海市松***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移动 终端 条形码 识别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移动终端的条形码识别方法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条形码被广泛用于产品防伪溯源、广告推送、网站链接、数据下载、商品交易、定位导航、电子凭证、车辆管理等等,同时移动终端也成为了人们生活的必需品,手机具有条形码识别功能是影响用户使用的重要因素。
然而,对于现有技术中的移动终端,无自带扫描条形码的功能;有应用程序提供扫描条形码功能,但是依赖第三方应用程序,需要下载,给一般用户带来不便,并无法管控的第三方服务,带来耗电增加,大量的广告以及安全隐私泄露等困扰。因此,使移动终端具有自带扫描条形码的功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移动终端的条形码识别方法及移动终端,在移动终端相机中集成扫描条形码的功能,以使得通过相机安全快速获取条形码中存储的信息,进行上网,发送短信,拨号,资料交换,自动输入文字,下载应用程序等功能,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为了实现以上发明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用于移动终端的条形码识别方法及移动终端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用于移动终端的条形码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当移动终端相机被打开时,移动终端监听模块监听移动终端是否开启条形码识别功能;
当移动终端开启条形码识别功能时,移动终端控制模块控制移动终端显示模块显示扫描条形码界面,并控制移动终端摄像头扫描条形码;
当移动终端摄像头扫描到条形码时;移动终端控制模块分析被扫描到的条形码数据,并控制移动终端进行相应访问。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移动终端,包括:
监听模块,用以监听移动终端是否开启条形码识别功能;
控制模块,用以控制显示模块,及控制移动终端扫描及访问条形码;
显示模块,用以显示扫描条形码界面;
其中,当移动终端相机被打开时,监听模块监听移动终端是否开启条形码识别功能;当移动终端开启条形码识别功能时,控制模块控制显示模块显示扫描条形码界面,并控制移动终端摄像头扫描条形码;当移动终端摄像头扫描到条形码时;控制模块分析被扫描到的条形码数据,并控制移动终端进行相应访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移动终端的条形码识别方法及移动终端,在移动终端相机中集成扫描条形码的功能,使得通过相机安全快速获取条形码中存储的信息,进行上网,发送短信,拨号,资料交换,自动输入文字,下载应用程序等功能,提高了用户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用于移动终端的条形码识别方法的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用于移动终端的条形码识别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用于移动终端的条形码识别方法的框图。
如图1所示,移动终端100,包括监听模块110、控制模块120、显示模块130。
监听模块110,用以监听移动终端100是否开启条形码识别功能;
控制模块120,用以控制显示模块130,及控制移动终端100扫描及访问条形码;
显示模块130,用以显示扫描条形码界面;
其中,当移动终端相100机被打开时,监听模块110监听移动终端100是否开启条形码识别功能;当移动终端100开启条形码识别功能时,控制模块120控制显示模块130显示扫描条形码界面,并控制移动终端100摄像头扫描条形码;当移动终端100摄像头扫描到条形码时;控制模块120分析被扫描到的条形码数据,并控制移动终端100进行相应访问。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用于移动终端的条形码识别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移动终端的条形码识别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S201.当移动终端相机被打开时,移动终端监听模块监听移动终端是否开启条形码识别功能;
S202.当移动终端开启条形码识别功能时,移动终端控制模块控制移动终端显示模块显示扫描条形码界面,并控制移动终端摄像头扫描条形码;
S203.当移动终端摄像头扫描到条形码时;移动终端控制模块分析被扫描到的条形码数据,并控制移动终端进行相应访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2366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生物固沙保水修复剂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植物抗寒保护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