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多孔载体的有机系吸氧剂和其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23630.8 | 申请日: | 2013-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281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发明(设计)人: | 徐润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利普曼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01D53/81 | 分类号: | B01D53/81 |
代理公司: | 北京鸿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7 | 代理人: | 黄丽娟;陈英俊 |
地址: | 韩国仁***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多孔 载体 有机 吸氧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多孔载体的有机系吸氧剂和其制造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利用多孔载体的有机系吸氧剂和其制造方法,其将抗坏血酸系化合物和促进氧化的物质分别在常温下与具有卓越吸附性的多孔二氧化硅粉末互相进行反应及浸渍,然后将各浸渍物进行混合后,包装于通气性包装材料中。
背景技术
如众所周知,在流通过程中,为了防止食品类被氧化,将食品类与吸氧剂一起封入于包装容器内。利用吸氧剂以吸收包装容器内的氧气,能在无氧条件下储存食品类,由此可以防止食品类因氧化、变质、腐败导致的质量降低,而能长时间在良好的状态下流通食品类。
吸氧剂被认为有以铁成分为主体的无机系吸氧剂和以有机系抗氧化物质为主体的有机系吸氧剂。
虽然目前广泛使用如前者以铁成分为主体的无机系吸氧剂,但是由于其仅吸收包装体内部的氧气而并无法产生恰好相应吸氧量的气体,因此会导致包装体内的气体量减少,即会产生所谓收缩现象。如果包装体内的产品是受到压缩而容易产生变形或破损的,即因收缩现象会产生被包装物变形、破损等。另外在食品加工等领域中施行利用金属探测器进行探测金属系杂物有无混入于食品包装物内,但是作为无机系吸氧剂主体的铁成分与金属探测器反应而会被检测为杂物,因此存在其无法使用于利用金属探测器的包装领域中的缺陷。
于是,在食品包装等领域中,已有文献提出不被金属探测器探测出的不含铁成分的以有机系吸氧剂如后者。
现有技术中已有人提出了具有氧气缺损的二氧化钛作为有机系吸氧剂,其能防止多种物品或产品如食品、医疗品、医药品、皮革产品、木产品、精密机械等从霉、菌、虫以及氧化导致的质量劣化(请参照如下专利文献日本专利第3288265号)。而且此种具有氧气缺损的二氧化钛是在无氧条件下进行加热而成的,为了增大吸氧能力,加热温度越高越好,需要加热至800℃左右。
但是,通过高温加热制造吸氧剂时有制造成本增加的问题,而且还有文献报告如果加热温度达到800℃的高温时,会激烈产生二氧化钛的结晶转移,从锐钛矿型晶体转变为金红石型(例如,非专利文献1的TANABE KOJO,KIYOYAMA TETSURO,HUEKI KAZUO编,‘金属氧化物和复合氧化物’讲谈社Scientific(1978年),103页;非专利文献NISIMOTO SEIYIYICHI,OTANI HUMIAKI,SAKAMOTO AKIRA,KAKITANI TSUTOMU,日本化学会志(1984年)246-252页)
因此,可预测通过加热到800℃左右时会产生二氧化钛结晶结构的转移或变化,与此同时导致氧气缺损处变形。由此,会降低吸氧剂的吸氧量,难以获得良好的吸氧剂。
另一方面,还有人提出以抗坏血酸为主体的吸氧剂或以苯酚诱导体为主体的吸氧剂等(例如,日本专利公开昭59-29033号公报;日本专利第2658640号公报、日本专利公开2000-50849号公报)。但是这些吸氧剂产生反应比铁系吸氧剂还慢,为了促进反应,需要包含有多量的水。如果使这些有机系吸氧剂含有多量的水,流动性变差,不易向小型袋等包装材充填气体。
而且由于吸氧物质从制造工程就开始进行吸氧反应,因此为了防止此种反应,需要在无氧条件下进行生产,或操作时间受到限制,造成制造效率降低的原因。
于是迫切需要开发一种能不受金属探测器等影响,而且吸氧能力卓越,并具有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的能力,不会在包装体内部引起收缩现象,在制造工程中吸氧物质不会开始反应,因此不需要为了无氧条件设置充氮设备,其流动性良好,于是向小型袋等包装材料进行充气的机械充填性极好,制造效率优秀的有机系吸氧剂。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1、日本专利第3288265号
2、日本专利公开昭59-29033号
3、日本专利第2658640号
4、日本专利公开2000-50849号
非专利文献
1、TANABE KOJO,KIYOYAMA TETSURO,HUEKI KAZUO编,‘金属氧化物和复合氧化物’讲谈社Scientific(1978年),103页;
2、非专利文献NISIMOTO SEIYIYICHI,OTANI HUMIAKI,SAKAMOTO AKIRA,KAKITANI TSUTOMU,日本化学会志(1984年)246-252页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利普曼株式会社,未经利普曼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2363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独立减震的后鞍座及电动自行车
- 下一篇:用于鉴定病原体的寡核苷酸微阵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