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层结构高阻隔薄膜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19310.5 | 申请日: | 2013-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825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06 |
发明(设计)人: | 黄尚鸿;陈强;李丽;吴常良;孟涛;曹海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乐凯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C16/30 | 分类号: | C23C16/30;C23C16/44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8 | 代理人: | 郭绍华;李羡民 |
地址: | 071054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层 结构 阻隔 薄膜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薄膜的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多层结构高阻隔薄膜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元件、有机太阳能电池、太阳能背板、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等应用中,需要采用高阻隔性能的高阻隔膜,使其满足透水、透氧等性能的要求。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公知的办法是: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法(PECVD)在塑料基材上沉积某种无机物镀层,再在无机物镀层上沉积另一层不同性质的无机物镀层,如此类推直至形成多层叠体。但是,这种方法存在如下缺点:沉积无机物镀层的时候,容易导致沉积的无机物镀层表面粗糙、不平坦、不密实,当沉积邻接的多层叠体结构无机物镀层时,沉积无机物镀层表面的粗糙度会随着镀层的递增而逐渐增大,结果越靠后沉积的无机镀层的粗糙度越大,容易出现针孔、裂缝等弊病,导致生产的无机物镀层阻隔性下降,最终导致高阻隔薄膜的质量会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层结构高阻隔薄膜的制备方法,其工艺简单,设备投入低,得到的高阻隔膜表面平整,阻隔效果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多层结构高阻隔薄膜的制备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a.在透明基材上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法沉积一层无机镀层;
b.在1~80Pa真空状态下,利用具有刻蚀性能的气体放电形成等离子体对沉积的无机镀层进行刻蚀;
c.在上述被刻蚀的无机镀层表面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法沉积一层无机镀层;
重复上述步骤,得到多层结构高阻隔薄膜。
上述多层结构高阻隔薄膜的制备方法,所述无机镀层可以是氧化物镀层、氮化物镀层或碳化物镀层。
上述多层结构高阻隔薄膜的制备方法,所述无机镀层的厚度为20~1000纳米。
上述多层结构高阻隔薄膜的制备方法,所述刻蚀厚度为5~80纳米,优选10~30纳米。
上述多层结构高阻隔薄膜的制备方法,所述氧化物镀层为氧化硅层、氢化氧氮化硅层。
上述多层结构高阻隔薄膜的制备方法,所述氮化物镀层为氮化钛层、氮化硅层、氮氧化硅层或氢化氮化硅层。
上述多层结构高阻隔薄膜的制备方法,所述碳化物镀层为碳化硅层、类金刚石层或氢碳化硅层。
上述多层结构高阻隔薄膜的制备方法,所述具有刻蚀性能的气体为氧气、氩气、氟气、氖气、氪气或氮气。
上述多层结构高阻隔薄膜的制备方法,所述透明基材是PET、PEN、PE、PA或PP。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方法通过对沉积的无机镀层进行真空刻蚀,使无机镀层表面凸起的岛状被刻蚀,达到平坦化,有效消除无机镀层表观不平整引起的问题;同时刻蚀过程中有少数的离子(比如氩离子)注入镀层中,使镀层原子的相对距离产生变化,而致原有的针眼变小、甚至消失,从而使得镀层分子间更密实,提高阻隔膜的阻隔效果,而且为下一次沉积得更好提供了前提条件,并且通过多次沉积和刻蚀,得到阻隔性能更好的高阻隔膜。本发明的多层结构高阻隔薄膜的制备方法,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得到的高阻隔膜膜的表面平整,阻隔性能优良。
具体实施方式
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Plasma-enhanced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简PECVD)是借助等离子体使含有薄膜组成原子的气态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而在基材上沉积薄膜的一种方法。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技术原理是利用低温等离子体作能量源,样品置于低气压下辉光放电的阴极上,利用辉光放电(或另加发热体)使样品升温到预定的温度,然后通入适量的反应气体,气体经一系列化学反应和等离子体反应,在样品表面形成固态薄膜。PECVD方法区别于其它CVD方法的特点在于等离子体中含有大量高能量的电子,它们可以提供化学气相沉积过程所需的激活能。电子与气相分子的碰撞可以促进气体分子的分解、化合、激发和电离过程,生成活性很高的各种化学基团,因而显著降低CVD薄膜沉积的温度范围,使得原来需要在高温下才能进行的CVD过程得以在低温实现。目前应用的PECVD装置虽然多种多样,但基本结构单元都大同小异。若按等离子体发生方法划分,可分为直流辉光放电、射频放电、微波放电等PECVD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乐凯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乐凯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1931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23C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扩散法,化学转化或置换法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
C23C16-00 通过气态化合物分解且表面材料的反应产物不留存于镀层中的化学镀覆,例如化学气相沉积
C23C16-01 .在临时基体上,例如在随后通过浸蚀除去的基体上
C23C16-02 .待镀材料的预处理
C23C16-04 .局部表面上的镀覆,例如使用掩蔽物的
C23C16-06 .以金属材料的沉积为特征的
C23C16-22 .以沉积金属材料以外之无机材料为特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