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绞对机放线总成的改进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14904.7 | 申请日: | 2013-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668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王国强;朱江南;朱锦洲;张忠贵;赵广霆;冯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一舟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3/02 | 分类号: | H01B13/02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周希良;徐关寿 |
地址: | 315191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放线 总成 改进 结构 | ||
1.一种绞对机放线总成的改进结构,包括机架和机座,机架设置在机座上,所述的机架的左侧和右侧分别设置有前主轴部件和后主轴部件,在前主轴部件和后主轴部件之间设置有摇篮组件,所述的摇篮组件包括有对称分布在前主轴部件和后主轴部件之间的绞弓、第一放线盘和第二放线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架的左端部和右端部分别设置有第一同步电机和第二同步电机,所述第一同步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传动组件,在传动组件与第一放线盘之间设置有第一带动组件,第一放线盘与第二放线盘之间设置有第二带动组件;所述绞弓由如下摩尔比的材料制成:Al:20%-25%,Ti:10%-12%,Cu:6%-12%,石墨:3%-5%,余量为Fe。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绞对机放线总成的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带动组件包括第一带动轮、第一带动带、第一带动轴、第二带动轮、第二带动带、第一放线盘大带轮以及第一放线盘小带轮,所述的传动组件与第一带动轮连接,第一带动轴通过第一带动带与第一带动轮连接,第二带动轮通过第二带动带与第一放线盘小带轮连接,所述的第一放线盘小带轮与第一放线盘大带轮啮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绞对机放线总成的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带动组件包括第三带动带、第二放线盘小带轮以及第二放线盘大带轮,所述的第三带动带连接第一放线盘小带轮和第二放线盘小带轮,所述的第二放线盘小带轮与第二放线盘大带轮啮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绞对机放线总成的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主轴部件包括前主轴以及前导轮,所述的前导轮设置在前主轴与绞弓之间,所述的后主轴部件包括后主轴以及后导轮,后导轮设置在后主轴与绞弓之间,在机座上设置有同步轴,第一同步电机和第二同步电机分别设置有第一同步带和第二同步带,第一同步电机通过第一同步带连接在同步轴的左端部,第二同步电机通过第二同步带连接在同步轴的右端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绞对机放线总成的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绞弓通过如下方式制得:
S1:按照上述摩尔配比取纯铝粉、纯钛粉、纯铁粉和纯铜粉,将上述金属粉球墨后退火处理;
S2:加入石墨混合均匀后再真空烧结炉烧结,真空度为(0.5-1)X10-3Pa,烧结温度为1120至13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一舟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一舟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1490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控制马达的系统和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复合保温板及其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