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钥匙启动及无钥匙进入系统及其工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14867.X | 申请日: | 2013-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506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李娟;刘成厚;关宁;郑芳芳;崔凤凯;王宏大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25/00 | 分类号: | B60R2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王立民 |
地址: | 230022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钥匙 启动 进入 系统 及其 工作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自动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钥匙启动及无钥匙进入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无钥匙启动及无钥匙进入系统,以下简称PEPS(Passive entry&push start)系统,在设计时需考虑到以下故障安全可能性的发生: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电子式方向管柱锁,下面简称ESCL(Electronic steering column lock)将方向管柱锁止,从而导致严重后果。根据ISO26262,从伤害严重程度(S)、发生概率(E)和可控程度(C)等方面分析该故障方式,可知:
①S取值为3,如果在正常行驶过程中ESCL将方向管柱锁上,会造成车辆失控而造成伤害,并可能危及生命;
②E取值为4,发生在高速道路、快速道路和城市道路等都会造成伤害;
③C取值为3,发生在行驶过程中方向管柱锁止事故,驾驶员将难以控制车辆。
根据此,PEPS系统的安全等级为S3+E4+C3,即安全等级为ASIL D。
满足ASIL D的PEPS系统通常采用PEPS自身系统为ASIL D、与其相关联的系统为QM(即通过质量控制即可满足要求),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的无钥匙启动及无钥匙进入系统的原理方框图,如图1所示:
PEPS控制器采用两个主控单元(第一主控单元和第二主控单元),并且采用两路独立的输入信号;PEPS系统中对ESCL的控制通过LIN线实现;如图1所示,具体为PEPS控制器内的第一主控单元采集右前轮轮速信号,第二主控单元采集左前轮轮速信号,PEPS控制器通过将两路信号进行对比,判断当前车速是否小于车速阈值(通常该阈值为4km/h),若车速小于该车速阈值,则PEPS控制器始终对ESCL输出UNLOCK信号,即解锁信号,使得ESCL不得锁住方向管柱。
上述现有技术的无钥匙启动及无钥匙进入系统的缺陷在于:为保证PEPS系统达到安全功能等级为ASIL D,PEPS系统需采用双主控单元的方案,这增加了PEPS系统的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低成本的可满足安全等级为ASIL D的无钥匙启动及无钥匙进入系统及其工作方法,其有效地降低了PEPS控制器的成本,提高了整个PEPS系统的可靠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所述无钥匙启动及无钥匙进入系统,其特点是,所述无钥匙启动及无钥匙进入系统包括轮速采集模块、ABS控制模块、PEPS控制模块和电子式转向锁柱,所述ABS控制模块的安全等级为B级,所述PEPS控制模块具有一个主控单元,该PEPS控制模块的安全等级为B级;其中,
所述轮速采集模块包括用于采集汽车的右后轮轮速的第四轮速传感器;
所述ABS控制模块用于通过硬线将作为车速的右后轮轮速传输至所述PEPS控制模块;并且,
所述PEPS控制模块用于当汽车的点火信号为OFF,且所述车速小于等于设定的车速阈值时,控制所述电子式转向锁柱解锁,以使该电子式转向锁柱无法锁住方向管柱。
优选的是,所述无钥匙启动及无钥匙进入系统还包括点火控制模块;并且,
所述轮速采集模块还包括用于采集汽车的左前轮轮速的第一轮速传感器,用于采集汽车的右前轮轮速的第二轮速传感器,以及用于采集汽车的左后轮轮速的第三轮速传感器;
所述ABS控制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左前轮轮速、右前轮轮速和左后轮轮速计算出参考车速,且用于通过高速CAN总线将所述参考车速传输至所述点火控制模块;所述点火控制模块用于通过低速CAN总线将所述参考车速传输至所述PEPS控制模块;
所述PEPS控制模块用于当汽车的点火信号为OFF,且所述车速和参考车速同时小于等于所述车速阈值时,控制所述电子式转向锁柱解锁,以使该电子式转向锁柱无法锁住方向管柱。
优选的是,所述设定的车速阈值为4km/h。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轮速传感器、第二轮速传感器、第三轮速传感器或第四轮速传感器为电磁或光电速度传感器。
所述无钥匙启动及无钥匙进入系统的工作方法,其特点是,所述工作方法包括,
步骤一:所述轮速采集模块采集汽车的左前轮轮速、右前轮轮速、左后轮轮速和右后轮轮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1486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自动纸箱提手穿扣机的塑料提手分料装置
- 下一篇:旋轮斗抛射式离心扬泥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