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营养性复方纳豆保健品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14570.3 | 申请日: | 2013-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048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孟繁茂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萃智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1/29 | 分类号: | A23L1/29;A23L1/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1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营养 复方 保健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营养性保健品,更具体地说涉及纳豆复合保健品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保健食品及其制备方法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纳豆,蓝莓,湿地松松针,芸豆,葛根是现代科技对自然产物研究中发现的营养精品,均具有化学成分丰富,保健作用广泛,食用高度安全等特点。以纳豆,蓝莓,湿地松松针,芸豆,葛根单味药生产的保健品,上市产品中品种、品牌众多,在医疗保健中也发挥了有益的作用。但是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提高,现代人追求的是营养上更加全面、功效上“更快更高更强”的保健品。而单味药制作的保健品存在成分单调、营养不全面、保健功效不能互补,近期效果不够突出,远期效果不够稳定的缺点。显然已不能满足人们多层次,高标准的医疗保健需求。
如纳豆激酶可溶解血栓、吡嗪能阻止血液的凝固,但纳豆在提高血管壁的弹性和抵抗力、软化和保护血管、增强毛细血管的强度、改善血液循环、防治动脉硬化、高血压、脑溢血、静脉曲张等心脑血管性疾病诸方面却表现得不直接也非常勉强;纳豆中含有的砒啶二羧酸和抗菌肽,能有效杀灭病原性大肠杆菌,但在清肠排毒、润肠通便、通经活络、增进食欲、促进消化和吸收功能、对消化系统的肠胃功能紊乱、胃炎、溃疡、腹泻等方面却效力甚微,也缺少充足的天然的活性氨基酸、活性酶、多种维生素、矿物质等成份的支持。是被誉为“活化石”,所富含的维生素、矿物质、不饱和脂肪酸、黄酮类物质等,对人体血脂有调节作用,可软化血管,调节胆固醇、改善心脏和大脑的微循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但对于溶解血液凝固和血栓形成却无能为力,对肠胃道有益菌缺少支持作用。如此等等。因此说,营养成分再全面的单个植物也有它“偏门”的薄弱的一面,把单个植物的保健作用夸张的再神奇,也难以实现全面保健的期望目标。另一方面,现代科学对纳豆,蓝莓,湿地松松针,芸豆,葛根所开展研究,多数还只停留在分子水平上,且单品研究较多,研究的重点也局限于个别产品的作用方面,而对其联合用药及其作用机理,见诸于文献的报道不多,这样的产品更是少见。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营养成分完整,适用范围广泛,功效显著且超越和提升各成分单独使用效果的纳豆复合制剂,采用纳豆,蓝莓,湿地松松针,芸豆,葛根和山梨糖醇复合组方,以求达到1+1>2的保健目标,满足人们多层次,高标准的医疗保健新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之一:提供一种营养性复方纳豆保健品的产品配方。
本发明目的之二:提供这种产品的工业化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营养性复方纳豆保健品,它是以纳豆,蓝莓,湿地松松针,芸豆,葛根和山梨糖醇复配而成的,其配方依据和各成分的作用是:
1、纳豆:纳豆是起源于我国的传统食品,后传至日本现已成为代表性功能食品。纳豆是用大豆和枯草芽孢杆菌发酵生产的食品,有1000多年的食用历史,被誉为“酵素之父”。主要化学成分有纳豆激酶、优质小分子蛋白质(多肽)、超氧化物岐化酶、皂甙、纳豆多糖、异黄酮、亚油酸、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具有多种生理活性的营养成分和溶解血栓,抗凝血,抗血小板凝聚,改善微循环、抗衰老,降血脂、平稳血糖、调节机体代谢等保健价值。其核心的功效是溶解血栓(作用优于尿激酶)、降血脂、降血压。
2、蓝莓:又名越橘,属于杜鹃花科越桔属植物,其果实园形或扁园形,蓝紫色,果肉细腻,甜酸适口。果实中除了含有常规的糖、酸和维生素C外,还富含维生素E、维生素A、维生素B、SOD、熊果苷、蛋白质、花青素、膳食纤维以及丰富的钾、铁、锌、铜等矿物质元素,具有增强人机体免疫、防止脑神经衰老、增强心脏功能、明目及抗癌及抗突变等多利生理活性功能,对伤风感冒,咽喉疼痛腹泻、尿路感染以及慢性肾炎等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同时还可以有效地清除侵害人体的自由基,促进皮肤代谢,预防黑色素囤积[李亚东等“蓝莓果实的成分及保健机能”《中国食物与营养》2002年第01期]。特别是蓝莓果实中高含量的花青素能直接加速视网膜视紫质的合成与再生,预防近视,增进视力[胡雅馨等“蓝莓果实主要营养及花青素成分的研究”《食品科学》2006(10)27:600~60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萃智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萃智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1457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养殖用防护服
- 下一篇:一种集约化智能浇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