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产L-谷氨酸氧化酶重组菌株的构建方法及其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09739.6 | 申请日: | 2013-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880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13 |
发明(设计)人: | 刘立明;牛盼清;董晓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5/76 | 分类号: | C12N15/76;C12N9/06;C12P7/46;C12R1/46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122 江苏省无锡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谷氨酸 氧化酶 重组 菌株 构建 方法 及其 应用 | ||
1.一种产L-谷氨酸氧化酶重组菌株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如下:
1)通过构建重组质粒,将谷氨酸氧化酶基因表达于E.coli BL21中构建重组菌株,该菌株具有产生L-谷氨酸氧化酶的能力;
2)菌株产生的L-谷氨酸氧化酶是包涵体,没有蛋白质活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获得的由重组菌株产生的谷氨酸氧化酶包涵体经过蛋白变性,复性,浓缩,使30%以上的蛋白包涵体恢复活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得到的具有活性的谷氨酸氧化酶,其酶学性质如下:
1)最适pH范围为7.5-9.5;
2)最适温度为30-40℃,重组酶在20-40℃放置12-24h,酶的比活力保持在80%以上;
3)Mn2+、Ca2+和Mg2+对酶的活性有促进作用,酶的比活力分别能提高20%、5%和5%以上,而Fe2+、Zn2+、Cu2+、Ba2+和Ag+对酶活力有抑制作用,Ag+抑制作用显著,使酶的比活力下降到10%以下;
4)外源添加FAD对重组酶的活力没有影响;
5)该重组酶具有底物专一性。
4.根据权利要求1和2得到的具有活性的谷氨酸氧化酶可以将谷氨酸和谷氨酸钠转化生成α-酮戊二酸,转化率大于40%,其转化条件:底物谷氨酸钠浓度为10-25g/L,pH7.5-9.5,30-40℃转化8-16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0973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系统一体化双轴驱动机构
- 下一篇:一种医用流体恒温控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