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检测口蹄疫亚洲I型病毒的荧光RT-PCR引物和探针及其试剂盒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07128.8 | 申请日: | 2013-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825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06 |
发明(设计)人: | 熊毅;颜健华;冯淑萍;梁丹洁;李春英;李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壮族自治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
主分类号: | C12Q1/70 | 分类号: | C12Q1/70;C12Q1/68;C12N15/11;C12R1/93 |
代理公司: | 广西南宁汇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5114 | 代理人: | 朱萍球 |
地址: | 530001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检测 口蹄疫 亚洲 病毒 荧光 rt pcr 引物 探针 及其 试剂盒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动物病毒分子生物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检测口蹄疫亚洲I型病毒的荧光RT-PCR引物和探针及其试剂盒。
背景技术
口蹄疫(Foot and mouth disease,FMD)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侵害偶蹄动物,如牛、猪、羊等。其特征是发热、皮肤或粘膜发生水泡溃疡,尤其是在口腔和蹄叉部位。
口蹄疫病毒(Foot and mouth disease virus,FMDV)属于小RNA病毒科,约有8500个核苷酸组成。病毒基因组由一个开放性阅读框(ORF)、一个5′端非编码区(NCR)和3′端非编码区(NCR)组成,ORF编码由4种结构蛋白(VP1、VP2、VP3和VP4)、RNA聚合酶(3D)、蛋白酶(L、2A、3C)以及其他非结构蛋白(如3A等)组成。口蹄疫病毒包括7个血清型和60余个亚型,7个血清型为:A型、亚洲I型、O型、C型、南非Ⅰ型、Ⅱ型、Ⅲ型,各型之间无交叉保护反应,同一血清不同分离株之间也存在广泛的抗原变异;由于亚型分类越来越复杂,现在由用于分析基因组遗传衍化关系的基因型代替。
口蹄疫在亚洲主要流行有A、O型、C型、亚洲I型4个血清型,截至目前,我国仅见O型、亚洲I型、A型三个血清型的口蹄疫。亚洲I型口蹄疫是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临床以口唇、蹄部、乳房等部位出现水泡、溃烂为特征。其传染性强,发病率高,传播途径多而且速度快,流行及危害的严重性仅次于O型病毒,分布于亚洲部分国家,2005年至2006年亚洲I型口蹄疫在我国大范围的爆发,通常感染牛、羊,我国未有猪感染口蹄疫亚洲I型的报道。
口蹄疫病变典型易辨认,其诊断要点为:①发病急、流行快、传播广、发病率高;②大量流涎,呈引缕状;③口蹄疮定位明确(口腔粘膜、蹄部和乳头皮肤),病变特异(水泡、糜烂);④恶性口蹄疫时可见虎斑心;为进一步确诊可采用动物接种实验、血清学诊断及鉴别诊断等。但口蹄疫的多个血清型均可出现以上症状,给鉴别诊断带来困难。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实时荧光PCR技术以其快速、敏感、特异性好的优点占有很大优势,引起了众多研究者的关注。荧光PCR技术是美国PE(Perkin Elmer)公司1995年研制出来的一种新的核酸定量技术,该法自产生以来,不断发展完善,特别是随着TaqMan探针的广泛使用,到目前为止该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操作安全方便等优点,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检测、肿瘤基因检测、免疫分析、基因表达、突变及其多态性的研究等多个领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是采用实时荧光PCR技术,提供检测口蹄疫亚洲I型病毒的荧光RT-PCR引物和探针及其试剂盒,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操作安全方便,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检测口蹄疫亚洲I型病毒的荧光RT-PCR引物和探针,所述引物的上游引物核苷酸序列为5′-TGCCCACTTCCTTCAAC-3′,下游引物核苷酸序列为5′-TTGGACTCCTAAAGC A-3′,所述探针为5′-F-ACACCACACAAGACCGCCGTAAAC A-Q-3′,其中F为报告荧光基团,Q为淬灭荧光基团。
以上所述检测口蹄疫亚洲I型病毒的荧光RT-PCR引物和探针,所述的F可为FAM、HEX或TET等报告荧光基团,所述的Q可为TAMARA、BHQ或MGB等淬灭荧光基团。
以上所述的F优选为FAM,所述的Q优选为TAMARA。
一种检测口蹄疫亚洲I型病毒的试剂盒,所述试剂盒包括以上所述的引物和探针。
以上所述检测口蹄疫亚洲I型病毒的试剂盒,所述试剂盒还包括:RNA提取试剂、RT反应试剂、PCR反应试剂、阴性对照和阳性对照。
所述的RNA提取试剂包括:Trizol裂解液、氯仿、异丙醇和75%的DEPC乙醇;
所述的RT反应试剂包括:5×buffer缓冲液、dNTPs、HIR和FMDV-Id;
所述的PCR反应试剂包括:Taq DNA酶、10×buffer缓冲液、dNTPs、MgCl2和cDNA;
所述的阴性对照包括:DEPC水;
所述的阳性对照包括:口蹄疫亚洲I型全病毒。
本发明的具体原理是利用口蹄疫亚洲I型病毒的同源性,应用OLIG6.0软件,合成一对靶核苷酸序列的特异性引物,加入一条探针引物,通过荧光RT-PCR扩增后收集荧光信号,阳性样品产生特定的曲线。试验方法及过程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未经广西壮族自治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0712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弹材料
- 下一篇:空调控制装置、空调控制系统和空调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