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用化学沉积显现金属表面潜指纹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06192.4 | 申请日: | 2013-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561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张美芹;刘守亮;秦刚;朱雨;于溪;王美玲;张学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5/117 | 分类号: | A61B5/117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广友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11237 | 代理人: | 张仲波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用 化学 沉积 显现 金属表面 指纹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采用化学置换沉积技术显现金属表面潜指纹的方法,属于指纹鉴别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指纹的纹路在图案、断点和交叉点上是各不相同的,在信息处理中将它们称作特征,而且这些特征具有唯一性和永久性,因此我们就可以把一个人同他的指纹对应起来,通过比较他的指纹特征和预先保存的指纹特征,就可以验证他的真实身份。常见的指纹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明显纹,就是目视即可见的纹路。如手沾油漆、血液、墨水等物品转印而成,通常都是印在指纹卡上成为基本资料;第二类是成型纹,这是指在柔软物质,如手接触压印在蜡烛、黏土上发现的指纹;第三类是潜指纹,这类指纹是经身体自然分泌物如汗液、油脂,转移形成的指纹纹路,目视不易发现,通常需要物理或化学等的方法使其显现或增强后再采集信息进行应用,是案发现场中最常见的指纹,也是本专利中的研究对象。指纹物证因其现场发现提取率高、鉴定结论可靠且直接认定人身、高效率数据库查询能力,在物证鉴定侦查破案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与DNA物证一道被公认为物证之首,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
随着全球信息化浪潮的来临和网络的兴起,安全与便捷的进行信息交换的需求日趋强烈。越来越多的个人、公司和政府机关都认为现有的基于各种证件、智能卡、IC卡和密码的身份识别系统繁琐而且不十分可靠。我们知道,指纹具有无法冒用与借用、不怕遗失、不用携带、不会遗忘,个体特征不变性和唯一性,稳定性及非遗传性,这些独特的优点使指纹识别技术迅速发展成为最成熟、准确、价格低廉和容易使用的最为方便和安全的身份认证技术,逐渐成为IT产品领域和安防产品领域新生的技术力量。可以说,指纹识别技术开创了身份鉴定领域的新时代,正以不可阻挡的力量向民众应用渗透和发展,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目前,此技术已成为国际上身份鉴别领域的研究热点。
指纹显现是将潜在的或微弱的指纹发展(或增强)成清晰可见指纹,是指
纹检验技术的基础核心部分。按照技术作用原理,经典的指纹显现方法主要分为三类:(1)光学显现方法,如定向反射、短波紫外反射和可见荧光等;(2)物理显现方法,如真空金属沉积(VMD)、小粒子悬浮液(SP)、物理显影液(PD)和粉末等;(3)化学显现,如DFO和茚三酮等。通常每种显现方法只适用特定客体和指纹成分,为此指纹检材可分为渗透性客体和非渗透性客体,脊线汗指纹和皮脂汗指纹。传统的潜指纹显现方法存在不够灵敏、不够准确、不够清晰、提取信息受限等诸多不足。在犯罪现场,嫌犯留下的指纹千变万化,其中一些指纹的检测用现有的技术方法无法实现;特别是一些遗留时间长、遗留量少的指纹,用宏观方法(例如粉末法和试剂法)很难将其显现。
实践中需要开发多种不同的方法以适应客体差异较大的实际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指纹检测的环保性、灵敏度、实时性,低成本化需求,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硫酸铜溶液化学置换沉积显现金属表面潜指纹方法。
本发明的目标主要是提供一种简单、廉价、实时、快速、对操作人员无害的高灵敏度的金属表面潜指纹的检测方法。
本发明采用硫酸铜溶液对较活泼金属(如:锌、镁、普通碳钢)客体上潜指纹进行显现。本方法利用硫酸铜不能与指纹残留物反应,仅仅选择性地与活泼金属反应的原理,在指纹谷线区域反应置换沉积上一层铜,从而与指纹脊线区域形成色差而显现指纹。具体包括:以硫酸铜、超纯水为原料配成硫酸铜溶液,针对不同材料金属基底,配置成不同浓度溶液硫酸铜。将指纹样品浸于所需浓度溶液,或将溶液滴加、喷洒于客体表面,经过一定时间反应,将样品取出N2吹干,即可观察到清晰手印。该显现方法操作简便、成本低廉、低碳环保、反应迅速(几分钟即可)效率高、可重复性强。
本发明是一种对于较活泼金属客体上潜指纹显现新方法,其特征在于,以硫酸铜溶液为反应液,利用其与活泼金属客体发生置换反应,而不与指纹残留物反应的原理,将指纹高灵敏地显现出来;
该方法具体操作包括以下步骤:
(1)以五水硫酸铜(或无水硫酸铜)、超纯水(或去离子水)为原料,配置硫酸铜母液。
(2)电子分析天平称取12.484g五水硫酸铜,置于100ml容量瓶中,加超纯水至100ml处,充分混匀。备用。
A:针对于锌金属基底潜指纹
(1)依据指纹客体大小取母液并稀释。针对片状金属或厚度不厚的基底,取溶液多少依据是:所取母液体积/客体面积=40μl/㎝2,并将母液稀释100倍,混匀;
(2)将客体浸入反应溶液中,反应100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技大学,未经北京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0619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