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固态聚电解质薄膜及其制备和应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02904.5 | 申请日: | 2013-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677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连芳;关红艳;潘笑容;文焱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10/0565 | 分类号: | H01M10/0565;H01M10/0525;C08F216/38;C08F8/44;C08J5/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广友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11237 | 代理人: | 张仲波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固态 电解质 薄膜 及其 制备 应用 方法 | ||
1.一种全固态聚电解质薄膜,其特征在于,该全固态聚电解质膜是通过聚乙烯醇缩甲醛或其同系物与硼酸、草酸、锂盐在有机溶剂体系中逐步反应,形成以聚乙烯醇缩醛为主链、单草酸硼酸锂结构接枝在聚合物分子链上的全固态聚电解质薄膜,其化学交联的结构如下: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固态聚电解质薄膜,其特征在于,聚乙烯醇缩甲醛或其同系物的结构式中R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为1-13的脂肪族或芳香族化合物中的全缩醛化物或半缩醛化物中的至少1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聚乙烯醇缩甲醛或其同系物的全固态聚电解质薄膜,其特征在于,聚乙烯醇缩甲醛或其同系物的分子量为50000-300000,醇解度为70%-99%。
4.一种全固态聚电解质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全固态聚电解质薄膜的制备经过下述工艺步骤:
(1)将聚乙烯醇缩甲醛或其同系物按照1:5-1:20的比例溶解于有机溶剂,配制成均质溶液;
(2)向上述配制的均质溶液中加入硼酸,达到聚乙烯醇缩甲醛或其同系物中的羟基与硼酸中硼的摩尔比为:0.5:1-5:1,并在50℃-90℃充分搅拌使其溶解;
(3)向上述配制的均质溶液中加入草酸和锂盐,体系中硼酸与锂盐、草酸的摩尔比达到硼原子:锂原子:草酸=2:1:2,并在70℃-120℃充分搅拌使其溶解;
(4)将上述步骤配制而成的溶液均匀涂覆后,干燥得到全固态聚电解质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固态聚电解质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锂盐是选自以下含锂的无机化合物或有机化合物中的其中一种:氢氧化锂、硫酸锂、碳酸锂、草酸锂、甲基锂、乙基锂、正丁基锂、仲丁基锂、叔丁基锂。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固态聚电解质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有机溶剂是选自以下物质的至少一种:碳酸乙烯酯、碳酸丙烯酯、碳酸丁烯酯、碳酸亚乙烯酯、亚硫酸乙烯酯、亚硫酸丙烯酯、亚硫酸二甲酯、亚硫酸二乙酯、γ-丁内酯、碳酸二甲酯、碳酸二乙酯、碳酸甲乙酯、甲酸甲酯、乙酸甲酯、乙酸乙酯、丙酸乙酯、丁酸乙酯、四氢呋喃、2-甲基四氢呋喃、四氢吡喃、二氧戊环、1,2-二甲氧基乙烷、二乙二醇二甲醚、乙腈、二甲亚砜、丙酮、N,N-二甲基甲酰胺、环丁砜、二甲基砜。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固态聚电解质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干燥步骤为在50℃-120℃下进行鼓风干燥或真空干燥。
8.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固态聚电解质薄膜在锂离子电池上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锂离子电池采用了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固态聚电解质薄膜,不需要传统锂离子电池中隔膜部件与液态电解质,机械强度20-40MPa,电化学稳定窗口2-7V vs.Li/Li+,离子电导率10-6S/cm-10-4S/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技大学,未经北京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0290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