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喷油软胶模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02379.7 | 申请日: | 2013-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575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许健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健航 |
主分类号: | B05B15/04 | 分类号: | B05B15/04;B32B15/00;B32B27/00;B32B7/12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汪青 |
地址: | 2154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喷油软胶模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玩具、工艺品行业的表面喷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玩具或工艺品表面喷油的软胶模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玩具和工艺品行业表面的喷涂模具现在普遍采用的是铜模,采用铜模喷油存在许多弊端,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生产时,由于玩具、工艺品一般都是注塑成型,成型时,每个产品表面的形状会有一定的差异,特别是软胶产品,如PVC、TPR等,在用铜模喷涂的时候需要增加辅助的工序来生产,如增加烤箱,把产品烤软后合模生产,这又带来新的问题,因为产品在烤软后又会有新的变形,如公仔玩具眼睛喷油合模时需要加温使产品比较软,但同样在通过烘烤后公仔也会出现身体变形,而出现站立问题;(2)铜模清洗问题,每喷5至10个产品就必须用酒精来清洗模具,既耗时又耗成本;(3)铜模成本问题,一片铜模市场采购价为40至100元。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应用于玩具或工艺品领域的喷油软胶模。
本发明同时还要提供一种上述喷油软胶模的制备方法。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的一种技术方案如下:
喷油软胶模,包括开设在所述喷油软胶模上的喷油孔,所述喷油软胶模还包括硬质层、包覆在所述硬质层外的软胶层,所述硬质层与所述软胶层固定粘接,其中,
所述硬质层为金属层,或所述硬质层为树脂层;
所述软胶层为硅胶层,以重量份计,所述硅胶层包括如下组分:硅胶80~120份、第一固化剂2~6份。
具体地,所述金属层为由直径为1mm~2mm的金属线编织而成的金属线网。
具体地,所述树脂层由树脂和玻璃纤维毡组成。
进一步具体地,以重量份计,所述树脂包括如下组分:模具树脂80~120份、促进剂0.5~2份、第二固化剂1~3份。
具体地,所述硅胶为用于制作模具的模具硅胶。
本发明采取的又一技术方案是:一种上述的喷油软胶模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1)油泥模型的制作
a)挑选已喷过油漆的成品,将所述成品进行分模,选择最合适的喷油位;
b)采用油泥固定所述成品并留出所述喷油位,制作成油泥模型,在所述油泥模型外周边的4个角上做好定位穴;
c)将所述油泥模型表面抹平整,抹光滑;
(2)硬质层模型的制作
a)在所述油泥模型表面铺设一层1mm~3mm的油泥片,选择4根定位柱,将4根所述定位柱穿过所述油泥片插入4个所述定位穴中以固定所述油泥片;
b)将所述硬质层铺设在所述油泥片上并留出与所述喷油位对应的所述喷油孔,固定成硬质层模型;
c)取下所述硬质层模型;
3)软胶模的制作
a)将所述油泥模型表面上的所述油泥片取下,在所述成品上的所述喷油位用所述油泥覆盖,将所述喷油位雕刻成型,然后在所述油泥模型表面涂上脱模剂;
b)将所述软胶层涂抹在所述油泥模型上,然后对准4个角上的定位柱盖上所述硬质层模型,再在所述硬质层模型表面上涂抹所述软胶层,直至完全包覆所述硬质层模型;
c)在所述软胶层固化成型后取下所述软胶模,修边整形。
具体地,步骤(1)油泥模型的制作过程中,选择的所述成品不能有缩水变形。
具体地,步骤(3)软胶模的制作过程中,所述软胶层的制备方法:按所述软胶层的原料配方,将所述硅胶及所述第一固化剂搅拌均匀。
本发明还涉及上述喷油软胶模在玩具、工艺品领域的用途。
由于以上技术方案的实施,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提供的喷油软胶模在进行喷油工艺时,不需要用酒精或者稀释剂来重复清洗模具,由于喷油软胶模外表面是软胶层,在合模生产时,不需增加辅助工序,解决了因为增加辅助工序而导致的产品变形。另一方面,因为减少了洗模和辅助工序,使得生产效率提高了20%以上。
本发明提供的喷油软胶模的制备方法与传统的铜模的制备方法相比,本发明的制备更简单,成本更低,每片喷油软胶模的制备成本在10至40元。
附图说明
图1为喷油软胶模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向的剖视图;
其中:1、喷油孔;2、硬质层;3、软胶层;4、坡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健航,未经许健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0237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卧式升降台铣床上的数控配置装置
- 下一篇:超薄智能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