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钠还原氟硅酸钠制备多晶硅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01775.8 | 申请日: | 2013-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95785B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31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刚;黄春银;刘少印;高文龙;程华鹏;麻晖;冯永渝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 |
主分类号: | C01B33/021 | 分类号: | C01B33/021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52106 | 代理人: | 刘安宁 |
地址: | 550004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还原 硅酸钠 制备 多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产多晶硅的工艺方法,特别是一种钠还原氟硅酸钠 制备多晶硅的方法。
背景技术
多晶硅是制造硅抛光片、太阳能电池及高纯硅制品的主要原料,是半 导体工业、电子信息产业、太阳能光伏电池产业的最主要、最基础的功能 性材料。目前制备多晶硅的方法主要有改良西门子法、硅烷热分解法、流 化床法、钠还原法和冶金法等。改良西门子法是目前生产多晶硅最为成熟 的工艺,所生产的多晶硅占当今世界生产总量的70%~80%,但此法生 产多晶硅能耗较高,电力成本约占总成本的70%,导致多晶硅产品成本 居高不下,限制了多晶硅太阳能光伏电池的推广应用。因此开发低成本、 低能耗的多晶硅生产工艺成为当今多晶硅领域研究的热点。采用金属钠还 原氟硅酸钠的“钠还原法”是最具发展前景的多晶硅生产工艺之一,其能 耗及综合生产成本远低于改良西门子法;并可利用廉价磷肥副产品氟硅酸 钠作为原料生产,有效利用磷矿伴生的硅资源。
在专利文献中,美国专利US4446120号系将氟硅酸钠加热分解制得四氟化硅气体,然后 采用金属钠、镁或铝还原得到多晶硅。中国专利CN102070144A号《一种 利用磷肥副产物氟硅酸钠生产多晶硅的方法》先将氟硅酸钠加热分解得到 四氟化硅气体,然后将四氢铝钠、二醇二甲醚、甲苯与四氟化硅反应制得 硅烷,之后将硅烷裂解制得多晶硅。中国专利CN102267697A号《一种钠 循环法生产太阳能级多晶硅的工艺方法》也是先将氟硅酸钠加热分解制得 四氟化硅气体,之后与加热金属钠得到的钠蒸汽反应制得高纯度硅粉。中 国专利申请件CN103193233A号《通过钠还原四氟化硅制备太阳能级多晶 硅的装置和方法》通过钠还原四氟化硅法制备太阳能级多晶硅,利用氟化 钠和硅的熔点差制得合格的太阳能级多晶硅。
以上所述采用氟硅酸钠制备多晶硅的方法普遍都是先将氟硅酸钠加 热分解得到四氟化硅,然后再还原四氟化硅得到多晶硅。通常采用这种方 法优点是使氟硅酸钠中的杂质保留在分解得到的副产物氟化钠中,气体四 氟化硅夹带的杂质很少。但是氟硅酸钠先进行分解后再还原得到多晶硅无 疑增加了设备投资和能量消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钠还原氟硅酸钠制备多晶硅的方法,以克 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实现节省设备投资,降低能量消耗。
发明人提供的钠还原氟硅酸钠制备多晶硅的方法,是以氟硅酸钠和金 属钠为基本原料,具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提纯氟硅酸钠
将质量分数为99.0%的工业氟硅酸钠采用重结晶或洗涤的方法,提纯 后纯度以质量分数计大于99.99%;
(2)提纯金属钠
将质量分数为99.5%的工业金属钠采用真空减压蒸馏法提纯,提纯 后纯度以质量分数计大于99.999%;
(3)进行还原反应
将经过提纯的金属钠和氟硅酸钠装入反应釜中,在≥600℃下密闭加 热进行还原反应,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
(4)第一次酸洗
将反应产物混合固体粉末用盐酸-硝酸的混合酸在20℃~100℃、搅 拌下浸泡,然后过滤;所用盐酸-硝酸的混合酸总的质量分数为5%~15 %,其中盐酸与硝酸的质量比为1∶10~10∶1;
(5)第二次酸洗
将上一步过滤所得滤饼用氢氟酸在20℃~50℃及搅拌下浸泡,然后 过滤;所用氢氟酸的质量分数为5%~15%;
(6)第三次酸洗
将上一步过滤所得滤饼再用盐酸-硝酸的混合酸在20℃~100℃、搅 拌下浸泡,然后过滤;所用盐酸-硝酸的混合酸总的质量分数为5%~15 %,其中盐酸与硝酸的质量比为1∶10~10∶1;
(7)纯水洗涤
将上一步过滤所得滤饼用纯水洗涤,然后过滤;
(8)干燥滤饼
采用常规的热风干燥方法干燥滤饼,得到纯度以质量分数计达到 99.999%以上的多晶硅粉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未经贵州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0177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