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杂原子掺杂碳纳米管-石墨烯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98705.1 | 申请日: | 2013-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079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魏飞;田桂丽;赵梦强;张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B31/02 | 分类号: | C01B31/02;C01B31/04;B82Y3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陈波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原子 掺杂 纳米 石墨 复合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杂原子掺杂碳纳米管-石墨烯复合物,其特征在于:该复合物由杂原子掺杂的碳纳米管和石墨烯构成,所述碳纳米管直接生长在所述石墨烯的表面;所述的杂原子为硼原子、氮原子、磷原子、硫原子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共掺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杂原子掺杂碳纳米管-石墨烯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物中杂原子所占的原子百分比为1ppm~20%。
3.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杂原子掺杂碳纳米管-石墨烯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
1)将负载有催化剂活性组分的片层材料作为催化剂放入反应器中,所述催化剂的活性组分为Fe、Co、Ni、Cu、Mo、W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其含量占催化剂质量的0.1~50%;
2)在反应器中通入碳源、杂原子源与载气的混合气体,其中碳源气体、杂原子源气体、载气的摩尔比为0.1~20:1:0.1~60,在500~1200 oC的反应温度下进行化学气相沉积过程,在催化剂的表面上沉积杂原子掺杂的碳纳米管-石墨烯复合物,然后将所得的产物进行提纯,得到杂原子掺杂碳纳米管-石墨烯复合物。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片层材料为层状双羟基复合金属氢氧化物、三氧化二铝、氧化镁、二氧化硅、高岭土、蒙脱土、蛭石、云母或拟薄水铝石。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化学气相沉积过程中,杂原子的掺杂位置为碳纳米管或石墨烯或二者都被掺杂,其实现方式为解耦碳管和石墨烯沉积过程,使得二者的沉积为同时进行或先后进行,其中沉积碳纳米管的反应温度为500~950 oC,沉积石墨烯的反应温度为700~1200 oC。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碳源为甲烷、乙烷、乙烯、丙烷、丙烯、丁烷、丁烯、丁二烯、甲醇、乙醇、苯、环己烷、正己烷、甲苯和二甲苯中的一种或者一种以上。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载气为氩气、氮气、氦气、氢气或它们的混合物作为载气。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控制碳源的分压小于总压力的70%,碳源和杂原子源的摩尔比为0.1~20:1。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杂原子源为硼源、氮源、磷源、硫源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所述硼源为乙硼烷、三苯基硼、三氟化硼、硼酸中的一种或者一种以上;所述氮源为氨气、乙二胺、丁胺、异丙胺、苯胺、苯甲胺、N-苯甲基甲胺、乙腈、吡啶、甲基嘧啶、吡咯、咪唑、三聚氰胺、喹啉、甲酰胺、N,N-二甲基甲酰胺、N-甲基哌嗪中的一种或者一种以上;所述磷源使用三苯基膦、三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中的一种或者一种以上,硫源为噻吩、噻唑、乙硫醇、硫酚、硫化氢中的一种或者一种以上。
1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化学气相沉积过程采用的反应器形式为固定床、移动床、流化床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9870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